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2015-10-21 20:03孙旭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血透上机肢体

孙旭震

2012年12月—2014年9月,我们对78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男46例,女32例,19岁—80岁,50岁以下30例,>50岁48例。其中使用动静脉内瘘66例,使用深静脉置管12例。

2舒适护理

2.1生理舒适护理

2.1.1卧位患者上机后一般处于仰卧位,常感腰腿部不适,可在后背、膝处垫软枕。严禁患者坐起,不能活动穿刺侧和置管侧肢体。向患者耐心解释,避免重新穿刺和因流量低而引起血凝。并定时给患者四肢进行被动按摩和活动,动作轻柔,以减轻肢体疲劳,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抽筋。

2.1.2密切观察上机前指导患者准确称量体重,合理确定超滤量.上机后5—30min内和下机前30--60min内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机器运转情况,各种参数是否正常。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昏、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低血压等症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1.3饮食护理指导病人优质蛋白、低钾、低磷、低钠饮食。上机后特别是有糖尿病的患者,透析2h后指导其少量进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注意用餐期间语言、态度。

2.2心理舒适护理患者面对治疗方式的转变,陌生的环境,担心高额的透析费用等,产生了焦虑、恐惧心理。要安慰患者,向其介绍血透室的环境,讲解血透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让透析多年回归社会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大概了解血透的适应症及功能,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在透析过程中,指导其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对治疗产生信心,对医护人员信任。一个问候,一次关注的目光及一句关注的话语,都会让其感到舒适。

2.3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光线和通风良好、安全美观的透析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0--24℃)和相对湿度(50%--60%),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使患者感觉舒适;选用清洁平整的床单,被褥轻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以免干扰睡眠。

2.4社会舒适护理社会舒适主要是社会关系给患者带来舒适,即通过人际、家庭等给患者的支持与关怀,减轻和消除其精神压力。积极争取社会地位特别是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劝导家属、亲友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状态,陪伴、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3.1影响患者舒适的相关因素①生理因素由于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皮肤瘙痒,物质代谢障碍等,使患者活動耐力受限、自理能力下降。②环境因素陌生环境的不适应,透析时需与家属分开等使患者产生紧张和不安全感。③心理因素恐惧:生活方式及环境发生改变;焦虑: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对治疗的担忧和不安。

3.2舒适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通过对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恐惧焦虑相应消失,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应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与护士的亲密感,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赖性和满意度,而且给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带来新动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血透上机肢体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提高中职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策略
血透室里的悲欢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