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郑永利
【摘要】随着生活质素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也相对延长,中国的老年人数量也随着增加,而老年白内障患者也有所增多,老年白内障手术也较往年有所增加,为此,老年人的医疗安全、生活安全、心理安全已备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76.I【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86-01
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性白内障。本病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共接诊34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从中抽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57~79岁,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单眼者65例,双眼者35例,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3天。
2临床表现
2.1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相对而言,皮质性白内障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
2.2辅助检查包含:眼压检查、房角检查、B超检查以及眼部特殊检查等。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的依据。
2.3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白内障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
3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在白内障手术前,不少老人会因为要在眼部动刀子而感到害怕。因而,白内障患者术前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焦虑,如果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相关科室就诊控制好再做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前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次是做好术前的眼部检查特别是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测定及眼轴超声检查,以使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更为精确。
再者是眼部准备:术前3天用0.5%氯霉素眼药水滴双眼,6次/日,术晨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并行泪道冲洗[1]。术前1小时用复方托品卡胺散瞳,每15分钟1次,共3次,以使瞳孔在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散大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3.2术后护理
3.2.1减少用眼以及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前3天,进半流质饮食,不吃难以咀嚼的硬性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很重要。但术后避免剧烈运动、用力挤眼、揉眼的医嘱,往往让老年患者头颈部僵硬,甚至憋气以避免“运动到眼睛”。李明武说,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术后除了要避免弯腰、低头、揉眼、剧烈运动外,也要放松头部,自然呼吸,避免用力憋气或咳嗽[2]。
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果,防止便秘。有咳嗽或呕吐的患者,要给予镇咳或止吐药。另外,减少用眼,避免强光刺激眼睛也很重要,可佩戴颜色浅一点的墨镜。
3.2.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患者应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如果发热,则每日测量体温4次,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疼痛较重者,适当给止痛药口服。术眼最好加盖金属保护眼罩,以避免碰撞伤口。每日换药1次,注意术眼有无分泌物,缝线有无松脱,伤口有无渗出等。注意鉴别局部疼痛和青光眼发病,以防失掉抢救视力的时机。严密观察并存症复发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3.2.3饮食护理:給予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营养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每天饮水量<2000ml,保持大便通畅,忌坚硬食物,防止过度咀嚼震动眼部伤口;少食或不食香菜、海鲜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提高机体的应激性,加重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3]。
3.2.4体位:一般患者术后平卧24小时,手术中眼内出血者,应半卧位或头抬高,致使血液在眼内下沉,不影响术后视力,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去厕所或坐起进食、饮水等,但避免过度活动,更要避免低头取物。
3.2.5环境:患者术后病室内保持安静,减少人员走动,告知患者勿大声呼唤、勿用手抓眼,勿摆动头部、勿用力解便,预防感冒、咳嗽。因以上动作都可引起眼内小血管破裂出血或人工晶体植入的位置变化,影响手术效果和愈后视力。
3.2.6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可出现疼痛的症状,对于疼痛无法缓解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与患者镇痛剂的使用。
3.2.7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往往有许多患者会担心术后的视力的恢复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的心理状况,并给与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患者能够顺利的渡过术后恢复期。
4健康教育
白内障术后应告知患者适当休息,不可过度活动,不可用力揉眼,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大声说笑及做突然的低头动作及弯腰动作,以免眼压突然升高或晶体移位[4]。病人术后的体位:一般病人术后平卧24h,头部放松,手术眼内出血者,应半卧位或头抬高,使血液在眼内下沉,不影响术后视力,24h后可下床活动。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我们主张一般患者术后回室无特殊不适可适当下床活动,但告知患者起床时动作要慢,首先在床上坐15~30分钟,如无头晕、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方可下床适当活动。并因患者术后一只眼敷料包扎,起床要注意安全,防跌倒。适当时留陪人一名。视力未恢复患者均建议留陪人一名。本组患者无因活动不当引起并发症或跌倒现象。
5小结
由此可见,白内障对患者视力损害较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眼科新技术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可确保手术后的疗效和护理质量,让更多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得到满意的视觉效果。也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顾丽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措施.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年10期:76-77.
[2]马岩.6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2011年第4期:89-92.
[3]吴艳梅.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术后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26期:23-25.
[4]谷雅珍.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年第10期: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