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拙上增加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61-01
随着外科学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为患者对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基本情况的不了解,大多数进入手术室时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配合程度,进而对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1]。因此,有效而优质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确保手术能够正常有效的开展,从而提高整体的水平和质量。随着近年来护理模式的延伸,护理模式变得更加舒适化和人性化。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经历,特对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之间实施手术的240例患者开展舒适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之间实施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的年龄为18一82岁,平均年龄为(41.2士1.8)岁。观察组120例患者,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的年龄为19-79岁,平均年龄为(42.1士2.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手术类型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的240例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检查患者的皮肤准备情况,核实病人是否取下义齿、眼镜、各种金属物品等,认真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根据患者所选取的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安置,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术中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将患者送入病房。
1.2.2舒适护理
1.221术前舒适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到达病区了解患者的病情、各项生命体征及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告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效果,以及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注意事项,在沟通的过程中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担心和焦慮。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亲切感。另外,护理人员应全程的对患者进行关心,并有效的列举相关的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2]。
1.222术中舒适护理:
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再次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亲切感,同时安慰其家属。在患者进行麻醉前协助患者摆好体位,详细的介绍麻醉过程中的感觉及注意事项,以便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在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在22一26摄氏度,并控制湿度在50.0%左右,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依据术前制定的护理方法进行实施,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注意询问其感受,有无不适,积极的鼓励患者,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另外,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过分的暴露。
1.2.2.3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为患者保暖、擦拭血迹及消毒液的痕迹,告诉意识清醒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在与麻醉师一同将患者送至病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情绪变化,及时的给予处理。告知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继续接受治疗。术后3天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指导其饮食和运动,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血压、心率上升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普通护理组血压、心率增高的发生率为15.9%,舒适护理组为6.2%,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发生率更低。普通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9.2%,舒适护理组为95.6%,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满意度更高。(见表1)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的有效延伸。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舒适度以及于术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临床中实施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笔者认为主要是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全面的实施,并且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增进了护患关系[3-4]。
综上所述,在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从而提高于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春兰.舒适护理在C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04:645-647.
[2]韩宇.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29:124-125.
[3]曹燕.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06:53-54.
[4]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