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芬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6例眼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护理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护理无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眼科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43-01
眼科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患者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与患病前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别,患者心理落差较大。部分患者由于心理情绪较为激动而做出过激行为,不仅耽误患者的治疗同时也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6例眼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6.8±11.2岁,男性7例,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6.2±11.6岁,男性8例,女性1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抑郁型:患者由于疾病导致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很容易存在抑郁心理,若患者抑郁较为严重很容易出现治疗信心低下甚至拒绝治疗表现。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抑郁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1]。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讲解治疗的方式和治疗过程中的禁忌,让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同时也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事实想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解,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2.2烦躁型:对于烦躁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烦躁的原因,若是由疼痛引发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止痛,若是对疾病存在疑虑,要及时为患者解答疑虑,舒缓患者的情绪。此外,护理人员也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对于情绪过于激动的患者可适当予以药物进行镇静处理[2]。
1.2.3惊恐型:惊恐型的患者多是由于对治疗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护理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的目的,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相关内容,缓解患者的惊恐情绪。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3]。
1.2.4家属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同样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护理,叮嘱家属尽量陪在患者身边,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告知家属患者治疗的方式和过程,要争取家属的同意和支持。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调查,护理后的状况主要包括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两个方面。
1.4效果评价
显著: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良好,无不良情绪发生,治疗依从性高,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有效: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较为平稳,治疗依从性尚可,但对治疗仍存在一定的质疑;无效: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较差,治疗依从性较差。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S表示,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护理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护理无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眼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院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对眼科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我院结果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虽然心理护理对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我院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将患者分为抑郁型、烦躁型、惊恐型三种。对于抑郁型的患者主要采取鼓励、安慰方式进行护理,且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者的抑郁表现;对于烦躁型的患者多采取安抚方式进行护理,并耐心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缓解患者的烦躁情绪;对于惊恐型的患者则要了解患者惊恐的根源,从根源上消除患者的惊恐情绪[4]。此外,对所有患者的家属也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不仅对患者很重要,对护理人员来说也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5-6],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进一步改善护理效果。
参考文獻
[1]祁建玲.试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下)1922-1923.
[2]张庆玲,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6):537-359.
[3]林文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l1,06(15):210-211.
[4]肇春蓉.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以96例眼科病人为例[J].中外医药,2011,(36):164-165.
[5]何洁丽.心理护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42-143.
[6]郭永芝.眼科常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