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具钳工教学的改革

2015-10-21 19:56户艳芳
科技致富向导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改革

户艳芳

【摘 要】研究资料表明,现阶段我国不论是在模具钳工的教学方面还是在操作和实践的方面都出现了比较落后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常规性的操作,而这和新时期下的各种技术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对此,本文将根据已有的条件,提出推进磨具钳工教学改革进程的建议。

【关键词】钳工教学;改革;创新思维

在各种科学技术水平日渐提升的新时期,一部分人产生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模具钳工早已无法满足现今高效、高质以及大数量的市场需求了,因此应彻底淘汰这种传统的加工手段[1]。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必须要予以否定,因为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将会对我国传统加工的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相关研究作了以下探讨:

1.注重基础训练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要想让学生对其有深入、正确的学习与掌握就必须要进行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模具钳工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锉削、锯切、钻孔以及套扣等,而这同样还是模具钳工加工工作最重要的几个特点[2]。模具钳工有着多种优点,例如操作过程十分灵活、简单,并对机加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基础操作教学過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相关实物。而在实训中,则是要把涉及到的相关操作和其他加工方式作全面的对比,从而探寻其不同点,以便学生的学习与区分。不仅如此,这样还能够在意识上建立起学生对模具钳工基础训练教学内容的关注,从而使其能够主动的探寻、学习以及切身感受该教学内容。而事实上,上述教育方式可以更加容易被学生所认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要比传统的“灌鸭式”的理论讲解有更多的趣味性与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在实习内容与方式方面同样还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尽可能选用指导性示范教学。

2.培养创造性思维

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各国、各行业以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其中创造力是人才竞争中的重要内容[3]。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成为了钳工教学事业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模具钳工自身的手工操作特性,更是为其改革进程提供了最基础的优势。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思考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其功能主要是求异与创新。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在拘泥于传统的口头和螺母的加工,以征集学生意见的方式来设计具有新意的课件。而在使用这些课件时,则要按照学生的所属专业与实习情况来选择,包括灰斗、翻斗汽车等。就拿灰斗来说,它有着十分简易的结构,对实习一周左右的学生比较适用。不仅如此,实习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简化一些过于复杂的部件的加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来学习其他基础性知识,从而为他们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调查资料显示,课件改革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模具钳工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升其主动性,最终优化了学习效果。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大一部分学生才意识到,模具钳工并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体力活动”,它还需要相关的专业技能与理论基础。

3.培养工程素质

现阶段,国内机械制造行业在人才资源方面有着很大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有着高水平专业能力与经验的人才[4-5]。因此,磨具钳工教学应将德育教育引入到模具钳工教学中,并坚持这一教育内容。此处必须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与成本,教师要做好领头作用,以正确、严谨的态度完成教学工作。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意识到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性,在不断的教学中完善自身,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不仅如此,为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与全面素质能力,还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实时关注市场最近动态,主动掌握新工艺,将其引入教学中,以此来与市场接轨。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的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已有资源与条件。加工质量是加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以高水平的加工质量为基础,应让学生完成划线、钻孔以及攻丝等部件的加工工作,使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真正的产品加工过程,而这都是在教材中很难学到的,同时这也将是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重要经历。案例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例如将已损坏的某个机械设备,如自行车。学生通过已学相关知识,并借助车、铣、钳、锻等多种操作工艺进行维修。而在该过程中,学生会按照已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维修步骤,这样一来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对模具钳工实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4.结束语

借助不断的实践和改革,模具钳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磨具钳工还将成为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工种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内教学改革工作中所取得了重要胜利,同时还是学校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主动进行的一次素质教育尝试。不可否认的是,模具钳工教学的未来道路还很长,而要想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责任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人们尽一切力量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谢光明.模具钳工实习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4):69.

[2]王敏.探析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3):185.

[3]许允.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优化整合[J].成才之路,2011(6):71-72.

[4]庄小虎.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18):51-52.

[5]原国森,翟德梅,楚庄.项目教学法在模具钳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9-10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