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疗效

2015-10-21 20:03彭小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彭小辉

【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近3年我院诊治的9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盐酸异丙嗪,对照组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治疗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治疗第一天疗效、第二天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2.1±0.3天、75%、95%、1例)、(3.6±1.1天、62.7%、8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可靠。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盐酸异丙嗪;眩晕症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92-01

眩晕症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内分泌疾病等引起[1]。因眩晕症可涉及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等疾病,因此患者入院时,给予快速、有效的治疗非常必要。我们本次研究拟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诊治的90例急诊眩晕症的临床资料,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近3年我院诊治的9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平均年龄(51.7±16.5)岁,男性26人,女性19人,眩晕症平均病程为(3.6±2.5)年;对照组平均年龄(52.7±15.7)岁,男性28人,女性17人,眩晕症平均病程为(3.5±2.8)年;2组人员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入选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本次就诊临床资料。(2)眩晕症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关于眩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即以头晕为主诉,伴恶心、呕吐、耳鸣、行走不稳、转头时眩晕加重;(3)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眩晕因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感染、颈椎外伤、心血管疾病导致者。

1.4治疗方法

1.4.1研究组将马来酸桂哌齐特(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04,生产厂家: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一次1支,溶于500ml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速度为100ml/h;一日1次。盐酸异丙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426,生产厂家:江苏康宝制药有限公司),每次按体重0.5~1mg/kg,一日1次。总疗程为1周。

1.4.2对照组将马来酸桂哌齐特(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04,生产厂家: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一次1支,溶于500ml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速度为100ml/h;一日1次。总疗程为1周。

1.5评价标准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治疗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参照文献标准[2],将疗效分为:治愈:眩晕消失,转换头位或改变体位时无视物旋转;有效:平躺时无眩晕表现,转换头位或改变体位时仍有视物旋转,但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眩晕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_)±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眩晕病因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眩晕病因主要有梅尼埃病、TIA、前庭神经元炎、良性眩晕,分别为(13例、12例、12例、8例)、(15例、9例、11例、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眩晕症是由于定向障碍产生的运动幻觉,患者常感到自身的旋转,移动,眩晕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出汗。正常健康人定向功能有赖于触觉、深感觉、前庭协同作用,尤其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当前庭病变后,引起空间位相不一,发生自我体会错误。目前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前庭性眩晕主要的疾病有梅尼埃病、迷路炎等,非前庭性眩晕常见椎-基底动脉疾病,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癫痫等。有学者[3]对240例眩晕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梅尼埃病,TIA最为多见。与本次研究基本一致。

目前临床上治疗眩晕症的药物主要有抗组胺、止吐、抗胆碱、血管扩张药等药物。马来酸桂哌齐特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血管平滑肌松弛,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药理学上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的作用,使cAMP数量增加。有研究[4]显示马来酸桂哌齐特还能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强其穿越细小狭窄动脉血管的能力,改善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表现。有一项研究报道[5],对TIA患者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1月后,发现患者头颅MRI微小梗死灶明显减少,可能是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氧自由基及炎性因子对内皮细胞攻击有关。因此,马来酸桂哌齐特主要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病灶的血供,起到改善眩晕的疗效。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治疗第一天疗效、第二天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2.1±0.3天、75%、95%、1例)、(3.6±1.1天、62.7%、8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盐酸异丙嗪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后,能明显提高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我们分析盐酸异丙嗪为抗组胺药,可抑制血管扩张,减轻局部水肿,抗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胆碱性能作用,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兴奋,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作用。此外盐酸异丙嗪还能降低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产生止吐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万琪.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J].临床医学杂志,2011,15(25):30-32

[2]苏兰花,卢中莲.20例眩晕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12(33):1774-1777.

[3]陈贵言,魏锋,孙迎俊,等.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24(6):624-625.

[4]赵成军,虞华鹏,柳翠霞,等.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器质疾病杂志,2012,6(2):113-116.

[5]黄如训.眩晕的治疗原则[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13,25(8):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