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王冠杰 贾雪岭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淤胆型肝炎退黄、降酶的有效方法和药物。 方法 69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抗病毒、保肝等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苯巴比妥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ALT、TBil、PT水平和其他肝功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Bil、ALT均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复方丹参和苯巴比妥联合治疗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淤胆型肝炎 治疗 复方丹参 苯巴比妥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35-02
淤胆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之一,其特点是自觉症状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等。临床出现血清(TBil)持续升高(高胆红素血症),退黄降酶比较困难。在临床过程中探讨有效的方法和药物降低血清TBil、ALT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淤胆型肝炎患者应用复方丹参联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9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诊断全部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6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年龄19岁----62岁,平均年龄38.6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39.4岁。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00ml,每天1次,苯巴比妥第1周20mg/次,3次/日口服,之后每周每日递减15mg,分3次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輔以甘利欣、维生素C、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血浆、人血白蛋白、抗病毒、保肝等综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综合基础治疗。
1.3 检测方法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每周抽取空腹静脉血,由我院中心实验室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电解质、血常规等,并记录症状、体征、尿量等变化情况。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比较。生化检测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bbott 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试剂由美国Randox公司提供。
1.4 疗效评定指标 显效 疗程结束时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消失;有效 疗程结束时TBil较治疗前下降(﹥50%),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有好转;无效 TBil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50%)或不降反升,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好转或治疗过程中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ALT、TBil均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3 讨论
淤胆型肝炎多见于慢性肝炎患者,其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功能减退,并随着病情发展肝组织内毛细胆管、小胆管的结构发生破坏,使胆汁在肝内淤积,出现高黄(高胆红素血症)持续不退。目前对黄疸的治疗均不够理想,淤胆型肝炎退黄、降酶问题比较困难。
淤胆型肝炎造成高黄持续不退,ALT下降缓慢从“淤”论治的观点已引起医疗界的高度重视,有许多用丹参制剂治疗慢性乙肝有效的报道[2]。丹参含有丹参酚、丹参素、丹参酮等多种活性成分,实验研究发现丹参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抗自由基和抗过氧化损伤等作用来改善毛细胆管通透性,降低胆红素,防治肝损伤。
苯巴比妥是肝酶诱导剂,主要用以治疗肝内胆汁瘀滞。其作用是诱导脲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增加;诱导增加肝内y蛋白含量及肝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胆红素运输;诱导毛细胆管膜上的Na+/K+---ATP酶活性,使胆汁分泌增加,诱导胆固醇降解酶,增加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3]。本组病例发现苯巴比妥对淤胆型肝炎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有明确疗效。同时,由于苯巴比妥对肝脏有轻微损害作用,本次观察病例中治疗组有2例ALT升高。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病例,选择较好时机也是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总之,临床上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和苯巴比妥联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徐剑华,许艳梅.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中、重黄疸型肝炎72例[J].中原医刊,2003,30(7):40---41
[3] 黄文琪.苯巴比妥治疗肝炎后残存黄疸32例疗效分析[J].肝脏,2001,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