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梅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45 例妊娠期糖尿病(GDM)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设为治疗组,使用胰岛素进行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再随机选取同期45例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妇女设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硫酸镁与降压药物治疗。检测2组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对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空腹、餐后 2h 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有所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更易患高血压,且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单一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上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91-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现象,直到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为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临床经过复杂,属于高危妊娠,母亲和胎儿均有较大风险[1]。我国GDM发生率为1%到5%,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同时,研究显示GDM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PIH)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GDM合并PIH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观察探讨了GDM合并PHD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并对其治疗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 例GDM诱发PIH患者设为治疗组,再随机选取同期45例PIH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肾病、甲减及甲亢等会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GDM与PIH的确诊参考乐杰编撰的《妇产科学》里的诊断标准进行[2]。治疗组平均年龄( 30.5±4. 5) 岁,平均孕周为 30周;对照组平均年龄( 28.6±4. 9) 岁,平均孕周为 32周。2组年龄、孕周、身高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休息使用左侧卧位,每天进行间断吸氧。发生子痫前期症状时,静脉滴注硫酸镁,密切监测血镁浓度,以防中毒。对于舒张压大于110mmHg或收缩压大于160mmHg 的产妇,视情況谨慎选用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上述同对照组的治疗外,还根据病情给予胰岛素治疗,常规每天早晨8 单位胰岛素,随着妊娠进展,在中后期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时,可调整为每天10单位,使用 4/4/2 单位给药。
抽取静脉血以测血糖,患者早晨起床后进食前空腹测量,之后口服葡萄糖75 g,2 h 后测血糖,测量期间禁止进食;血压的测定统一选取患者右手臂,共测 3次,每次间隔 6 h,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血压结果;测定血脂使用酶测定法。对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的处理分析采用 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 T 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见表1。
2.2 硫酸镁与降压药物的使用周期较长,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患者在妊娠中后期发生视网膜病变、子痫抽搐、蛋白尿及血肌酐与转氨酶升高症状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胎儿的影响主要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生殖道感染以及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畸形或巨大儿的发生。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报道[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后期极易诱发妊娠期高血压,其发病率相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到4倍。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糖尿病引起的广泛微血管病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诱发的妊娠期高血压除血糖、血压会出现典型病症外,还会发生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滞度增加及形成血栓,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HDL-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病情更为严重。可能由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患有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因而对其诱发的妊娠期高血压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提示对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孕期应进行严密监测,综合治疗,并采取适宜措施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保证良好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更易患高血压,且妊娠期糖尿病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单一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上应予以高度重视,进行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田明,吴连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CRP、IL-6、TNF-α的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18-1321.
[2]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 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4.
[3] 刘丽华.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2( 10) :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