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滨海医院行政后勤楼中的应用

2015-10-21 18:37张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工程应用

张强

摘要:在竞争环境十分激烈的建筑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效益,要先进的科技和科学的管理相结合。钢筋焊接网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对于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关键词: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工程应用;滨海医院

一、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制作及优点

冷轧带肋钢筋是普通低碳或低合金热轧圆盘条为母材,常用的直径为4至12 mm,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成型的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提高,延性降低,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大大增强。

焊接网是指在工厂制造的,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电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是一种代替传统人工制作、绑扎的新型、高效的建筑钢材,被建设部列为“九五”计划在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10项新技术之一。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同时还是一种新施工工艺,与传统的人工绑扎钢筋相比有许多优势。

1、提高工程质量:焊接网是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生产出来,成型的钢筋网片具有刚度大、弹性好、焊点强度高、抗剪性能好、不易变形;辅以垫块、马镫更有效保证钢筋的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的到位率。

2、可节省钢筋用量:焊接网所用原材是用低碳热轧高速线材经冷轧加工而成,设计强度值从210 MPa提高到360 MPa,钢筋用量减少30%以上;同时因在工程自动化生产,与现场加工生产相比,损耗率非常小。

3、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焊接网加工经过严格的计算校核,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准确的编排,采用纵、横钢筋点焊成网状结构,达到共同均匀受力;同时冷轧带肋钢筋表面带肋,增强与混凝土握裹力,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混凝土细微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提高75%左右,构件挠度减小8%。

4、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厂家的专人指导下,施工人员掌握了铺装焊接网施工工艺后,简化了施工程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将原来的现场制作的全部工序及90%以上的绑扎成型工序全部进行了工厂化生产,大大缩短了工期的施工周期。

5、降低成本:综合考虑材料的用量、施工工期、施工工艺难易度、人工费用、用材损耗、现场加工费用及场地等因素,虽焊接网单价较高,但能够节省钢材30%以上,缩短工期50%—60%,降低工程成本15%以上。

二、工程概述及滨海医院行政后勤楼钢筋焊接网使用概述

滨海医院位于南山红树林西北的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块,北临白石路,东临侨城东路,南临滨海大道。本工程施工内容包括:行政信息楼、后勤服务楼等部分,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建筑高度为36.45 m,首层层高为5.6 m,标准层层高为4.0m,地下一层层高为6.22m,建筑面积约52000 m2。

本工程行政信息楼和后勤服务楼二层至七层楼板、电梯机房、屋顶层、飘板层板均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网。根据图纸对于焊接网要求均采用CRB550冷轧带肋钢筋网片,本次施工所用焊接网规格如下表:

三、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进场检验及验收

整个施工质量关键在于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把控,对于进场检验及验收尤为重要,根据《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焊接网进行逐批检验、验收,要求如下:

1、焊接网的进场

(1) 钢筋焊接网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厂家、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生产设备并在同一连续时段内生产的、受力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重量不应大于30 T。

(2) 每批焊接网应抽取5%(不小于3片)的网片,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验。

(3) 对钢筋焊接网应从每批中随机抽取一张网片,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4) 钢筋焊接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及抗剪试验应符合规程的规定。

(5) 钢筋焊接网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为±4.5%。

2、焊接网的验收

(1) 每批焊接網,应随机抽取一张网片,在纵、横向钢筋上各截取2根试样,分别进行强度(包括伸长率)和弯曲试验。每个试样应含有不少于一个焊接点,试样长度应足以保证夹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倍试样直径,且不小于180mm。焊接网的拉伸、弯曲试验结果如不合格,则应从该批焊接网的同一型号网片中再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检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

(2) 每批焊接网中随机抽取一张网片,在同一根非受拉钢筋(一般为较细的钢筋)上随机截取3个抗剪试样,每个焊点的抗剪力(单位为N)不应小于试件受拉钢筋规定屈服力值的0.3倍。抗剪力的试验结果应按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计算。焊接网抗剪试验结果平均值如不合格时,则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当试验结果平均值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

四、施工流程及技术要求

1、施工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情况及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网片与各工序的施工顺序,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本工程采用搭接方式均采用平搭接法,满铺面网的搭接长度≥30d,且不应小于250 mm。如搭接位置不在上述范围时,则搭接长度为40 d,且不小于300 mm。

2、技术准备:

(1)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分解成面网(编号为T或P)和底网(编号为B)。

(2)在网片安装前应组织工地有关人员进行交底,交详细介绍网片的安装方法。

(3)第一次安装网片应有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网片的安装,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做为焊接网安装的样板工程。

(4)施工人员安排:底网以每两个人为一小组,面网以每4~6个人为一小组,安装前先让工人熟悉图纸上网片的位置并用粉笔把图纸上网片的编号写在模板上,每堆网片安排一人拿图纸指导工人将网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3、技术要求:

针对本工程的设计及厂家生产的网片的规格型号,对焊接网的施工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1)底部鋼筋焊接网技术要求

1)设计图结构总说明中6.2条中详细说明,底筋受力筋锚入梁(或墙)的长度La≥10d且不小于120 mm,故锚固长度取150 mm和15 d两者间较大者。

2)根据《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中6.2.10.1条款:将双向板的纵向钢筋何横向钢筋分别与非受力筋焊成纵向网和横向网。双向板配筋大于等于φR8.5(φR10.5)时,;非受力筋用φR5.5 (φR7)@500。和原蓝图相比,此方案布置方法的纵向网和横向网增加了焊接网成网时必需的分布筋(网片安装时分布筋可不搭接),与第5.2.9条的布置方法比较,用钢量可减少,但受力钢筋没有断开,此受力更合理,做法如下图四。

图 四

3)底网施工时可将焊接网的一端先插入梁内,然后退插另一端,两层网间宜绑扎定位,每2 m2不宜少于1个绑扎点。底网应设置与保护层厚度相当的塑料卡或水泥砂浆垫块。

(2)面部钢筋焊接网技术要求

1)根据《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5.1.7条款及设计图中结构总说明6.3条款中,面网钢筋锚入梁(或墙)内的锚固长度≥30d。当梁宽或墙宽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要求时,钢筋不弯钩;当梁宽或墙宽不满足钢筋锚固要求时,钢筋弯直钩以满足锚固要求。同时满足《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5.2.11条款:板面高低差小于等于30 mm,制作网片时钢筋不断开;高低差大于30 mm或反梁(剪力墙)时,则钢筋需断开,做法如下图。

图 五

2)根据《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5.1.11.2条款,满铺面网的搭接宜设置在梁边1/4净短跨区段以外,搭接长度≥30d,且不应小于250 mm,搭接形式为平搭法。如搭接位置不在上述范围时,则搭接长度为40 d,且不小于300 mm。

3)安装时先安装主梁上的控制网片,再安装次梁上的网片,最后安装梁间的网片。网片应在接近短向钢筋两端,沿长向钢筋方向每隔600~900 mm设一钢筋支架。

(3)遇反梁处做法

当梁突出于板的上表面(反梁)时,梁两侧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面网和底网应分别布置,做法如下图六。

图 六

(4)板面开洞做法

当板开洞时,可将通过洞口的钢筋切断,并用附加绑扎短钢筋加强,搭接锚固长度为40 d,且不小于300 mm。

五、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工程应用总结

本工程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新型施工工艺,从中带来一定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

1、社会效应

本工程位于碧海云天高档住宅小区南侧,与其一路相隔,故本工程在噪音污染等问题有高标准的要求。应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新型施工工艺不仅尽可能的解决了钢筋在切割,调直等工序上产生的噪音及提高施工场地的使用率,而且缩短了工程工期、节省钢材,提高了现场的文明施工及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缩短工期的同时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产生风险的概率。

2、经济效应

(1)节约钢材量

根据设计图及板筋配筋表(见表一),本工程板筋在普通钢筋使用率约为

4.74 kg/m2~15.984 kg/m2,转换为钢筋网片的使用率约为3.09 kg/m2~13.574 kg/m2,节约钢材15%~35%。

(2)提高劳动效率

使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能够大大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使得工程工期得到有效的保证,并能大大缩短工程的工期。在同等钢筋工程量,网片装配班组人员配置与传统钢筋绑扎班组人员配置相比,工人数相对减少了1/2,工期缩短了1/4,整个劳动效率提高了2倍多。本工程运用了焊接网片施工,建筑结构工程提前15天封顶,对整个项目结构工程后期的建设提供充裕的工期时间。

猜你喜欢
工程应用
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铅的柔性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浅析单回路改双回路工程的应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EDA平台支撑的轨道交通信控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广电工程的接地技术应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式毕业设计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