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尔古丽·吐送尼亚孜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灌溉工作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在灌区灌溉工作的管理目前较弱薄弱,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灌区灌溉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随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灌区;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灌区是一个多水源,多渠首,引、调、蓄并举,为农业灌溉和城市工业提供水源的大型灌区。其在当地粮食安全、下游城镇防洪保安、抗旱减灾、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但是目前在灌区管理上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针对灌区灌溉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
二、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1、因历史原因,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先天不足
有的地区水库管理局对所管的干渠、支渠部分渠段进行了防渗技术的处理,实践验证,水在利用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往往在末级渠系管理上出现责任主体缺失、工程产权不清等情况。在表面上来看是由镇村管理,但实际情况却是水管部门无力管,镇村干部不愿管,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就比较容易产生末级渠系工程建设标准低、不完善,量测水设施短缺、技术手段落后,淤积严重、年久失修等情况。
2、水事违章行为不断增多,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干渠往往成为了人民群众排放生活污水的场所,垃圾随处可见。使得渠道淤积、水质污染情况加剧。另外,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助推下,土地价格也在相应的提高,侵占渠道的情况屡见不鲜。
3、管理体制落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也在灌区管理上采取了一些加强措施,可是还是无法否认存在着许多问题: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代同步、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总而言之,管理体制机制落后,亟待加强。
4、灌区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日晒雨淋、温度起伏变化大、水流冲刷等自然因素所控制和影响下,建筑物容易出现碳化、分解、表层剥落、钢筋锈蚀的情况,强度下降、结构失效就可能导致渠道和建筑物倒塌。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实行用水计量、按方收费后,用户偷水而不交水费、沿渠闸门被撬、暗渠被挖成竖井、更有甚者盗取干支渠石料,使得渠道供水无法正常。灌区的建设一般都是由国家出资的,建设的力度大,也往往受到重视,但是在管理上就比较薄弱,有的地区水费收入只有每方3分钱,与实际的灌区养护管理所需费用相差甚远。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乡镇和村集体,生产组织形式与计划经济大为不同,原来的管理体制中很多问题显而易见:建设和管理之间严重脱节、制度不完善、田间工程缺乏管理、工程毁坏后难以及时修复等,以上种种将直接对灌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三、灌区参与式灌溉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协会运行管理
灌区水利管理单位,结合灌区实际,督促协会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建设管理、水务公开等方面规章制度,组建专业维修养护队伍,落实渠道管护责任,减少用水中间环节,维护用水秩序,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效率,实现“配水、计量、收费、开票到户”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规范了用水协会的运行管理工作。
2、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维护正常灌溉秩序
参与式灌溉管理主体是用水户,群众参与是协会正常运营的核心。用水者协会要得到广大用水户的认可,不能只是图形式、走过场,要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灌溉秩序,促进协会的正常运营。
3、规范配水用水程序,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在配水过程中,协会要制定灌溉管理办法,采用行之有效的配水手续,杜绝从收费到配水的各环节暗箱操作的现象。在配水开始前,各协会按照用水计划预收水费到水管所购水,并向农户开出水费收据。配水时,按照水管所的配水流量和单位水价计算出单位时间水费予以公布。每季灌溉结束后,农户凭水费收据和计时单到各协会结算水费,长退短补,并在登記表上登记签名,结算完后将水费收据、计时单的存根和登记表报送协会,使整个收费配水过程在完全透明的状态下进行。
4、加大执法工作的力度,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需要政府的支持,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行政执法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支持。要实现公安、水政、环保、司法等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做到依法执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规范用水行为,加大水工程及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四、加强内部管理,促进灌区健康发展
1、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并建立与之相融合的规章制度
绩效管理的制度是提高灌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绝佳途径。其适用范围广,可以深入到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学习深造、岗位变迁、职务升迁、薪酬改革等众多方面,只有认真将绩效管理渗透到灌区工作人员工作的各个细节中,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扎实转变工作作风,以管理、服务为主,力求使人民群众满意。工作人员应时刻以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灌前、灌中、灌后三服务”,将群众的事真正的放在心上,办实事、办好事,及时解决人们群众在用水上所遇到的困难,实现灌区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改变观念,强化计量收费管理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例如:放水管、闸涵。村镇计量收费应改变以往而先采用“合同定额农业水费+核定用水量”的模式,再到按方计费。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渠系糙率等水力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干扰,实现计量收费的公平、公正、合理,计量设施也要不断更新换代。
4、做好外部协调,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末级渠系管理责任主体要不断清晰明确,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要与时俱进,为深化灌溉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一方面,在明确末级渠系管理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快末级渠系改造的速度。硬化或敷设U型槽或UPVC管等,以便提高渠系及田间水利用率。另一方面,完善渠道调控工程及量水配套设施,或用闸涵量水,或用水表计量,或用量水堰量水等,最终目的都是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做到合理收费,公平负担,也是建立终端水价与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体制的前提和基础。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的灌溉方式来提高末级渠系维修养护的程度,促进灌溉节水,加大节水、合理用水的宣传力度,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灌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是提高灌区管理的质量,促进灌区灌溉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振福.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及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分析[J].吉林农业,2014,(21):55-55.
[2]余有军.水库灌区灌溉管理现状结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3]徐涛.浅谈灌区农业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