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荣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事关粮食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而我国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在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当中,农业用水由于其效率较低而处于不利位置,大量农业用水被工业和城市用水挤占,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引言
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深入改革管理体制,是保障农村水利灌溉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加大乡镇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将承担公益性事业的水管人员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正常经费开支,以稳定农村水利队伍这支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又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农村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发展,灌区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程度;但我国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灌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工农业争水、用水户之间争水矛盾日益剧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1)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应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建立了透明的水费计收制度,避免了过去灌溉用水水费计收层次多、收缴不规范、搭车、代收、克扣等现象,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农民用上明白水。交了放心钱,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同时,由于用水透明,促进了农民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收到节支增收的效果。
(2)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行灌溉管理后,通过农民用水落实水费计收制度,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这样做,就使节约用水有了经济调节手段。
(3)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实行灌溉管理后,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灌水秩序规范,许多过去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内部就得到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减少了用水纠纷,使农民从繁重的解决用水纠纷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供水服务。
三、当前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水利灌溉的管理模式仍是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除了工程安全管理、防汛度汛、抗旱、收缴水费等,缺乏其它方面创新发展,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每个工程建设完成后,管理部门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而是继续延用旧的管理制度,并未将水利经济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
(二)灌溉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最根本的问题。每个水利灌溉管理机构没有自主权,其收入只能靠库区灌溉收取水费,这样就给水资源浪费留了缺口。为了使水费多收取,鼓励农民多用水,这样无疑导致大量的水资源遭到浪费。
(1)管理运行政事不分。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水管单位的主要职能是防汛、抗旱、工程看管和收缴水费等,而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经济的形式和手段,盘活水利资产,发展水利经济,积极参加市场经济大循环。
(2)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灌区没有经营管理自主权,灌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收取水费,灌区为了自身的利益,鼓励用户多用水,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实行梯级水价,使得农民在节约用水后经济上不能得到实惠,从而认为实施节水灌溉没有任何益处,这样必将导致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用水户,都缺乏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3)灌溉工程管理费用不足,导致灌溉工程出现恶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工程的管理费用不断增加,但是农村灌溉水费收费标准低,水费收取率也低,有些地方拖欠、截留、挪用灌溉水費情况严重,严重制约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灌溉水费收入锐减,灌溉工程管理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障,管理队伍涣散,致使不少渠系出现失修失管的现象。
(4)另外,目前水利管理体制的制度取向是水利管理单位不希望节水。水利管理单位大部分都是通过建设、管理水利工程向农业提供用水的单位,水是商品,水利单位提供的农业用水也是商品,水利单位与农民在水商品流通过程中成了买卖的双方,这样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四、解决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策略
结合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策略。首先,政府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要深化三个意识:一是命脉意识。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牢固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二是忧患意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调度,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相处:要充分依靠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利灌溉。其次,加强水利灌溉管理,提倡节水意识,建立激励机制。我国农民的节水意识普遍薄弱,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农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目前一些地区实行的阶梯制水价制度的有较好效果,即适当提高灌溉用水价格,并根据该价格按实际用水量收取水费,同时由国家向农民发放灌溉用水补贴。补贴费用的高低,以当地采用常规灌溉方式的灌溉定额为度。这种机制很好地激励农户节约用水,大大提高了农户的节水意识,不断发展便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节水灌溉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完善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农村水利灌溉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生产, 并对国民经济增效、农业增收的作用愈来愈大。因此农村要做好水利灌溉管理,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节约用水,提高效率
对农业发展进行灌溉管理后,能够结合相关的收费制度来管理水资源利用。尽可能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农民明白实施多用水就得多交钱的方案,才能从根本上彻底的增强他们的节水意识。因此通过节约用水能够对农业现代化种植协调运作,也可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
(2) 有序用水,避免纠纷
农业灌溉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后, 能够营造良好的用水秩序,并确保农民在用水过程中可以实现持续运用,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另外,在维持良好的用水秩序方面,实施农业灌溉管理也能发挥出令人满意与良好的成效,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农业用水进行科学的规划调整,在灌溉过程中要创建用水秩序,那么农业生产种植就会向理想的状态运行,各类用水纠纷的现象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3)减小压力,提高收益
水利灌溉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后,能够保持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由此以来,不断完善现代水费计收制度,就防止了早期灌溉用水收费出现的许多问题,例如:收费不齐、价格不清等等。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持了正常的用水秩序后,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农业价值。灌溉管理实现了用水透明局势,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
五、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重要举措,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以及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水利灌溉管理的建议,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