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平
摘要:由于水利事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上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资金投入大、工程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被各方所关注。而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其造价问题同样值得高度重视,并应对其及时进行的控制与管理。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造价管理建议,以使该费用得以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限额内。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水利工程造价的准确合理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益化问题。而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管理,其目的不仅在于将工程费用控制在预算限额内,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全部的资源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实现整个工程的最大效益。
1水利工程的特点
1.1建设周期长
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往往会受到全年不同季节气候的影响与限制,加上露天施工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可能使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增加。因而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必须拟定好施工方案,建立交叉立体和平行相结合的作业形式,以缩短施工的周期。
1.2项目的单一性及建设的流动性
水利工程项目的单一性及流动性主要是由其地理位置、用途及周边环境的差异性所决定。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工程施工组织的作业区域、施工环境等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因而,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同一工程项目施工所面临的新环境与因条件,都必须做好具体的施工设计,以便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1.3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复杂、资金投入大、工期长、产品单一性、高风险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都直接或间接加大了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难度系数。
2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人为两方面。自然方面有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等,而社会因素则主要是物价及工程量。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有章可循人为控制的,如气候的变化;而有些则不能人为改变。
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问题
目前,虽然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施工方案也越来越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中造价管理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以及不科学的地方,以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3.1方案设计与实施不全面
目前很多水利工程方案设计上缺乏全面考虑,实施力度不强。一方面,在最初制定方案之时,施工单位缺少对在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的设计,以致施工前后的设计造价与实际费用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方案实施阶段,缺少统一标准的具体细则以及缺乏对方案进行多次审核与实时监控,导致方案最终不能很好的落实。
3.2资金管理不完善
资金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在决策和方案执行方面缺少科学、准确的指导思想,导致与造价有关的方案并未落实到位,继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增加造价方面的控制难度还会资金的流转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与成本。
3.3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都应积极投入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工作中。但实际情况是,在工程施工的造价都是由监理方来开展和执行,其他的主体并没有加入其中,缺乏一个各方协作配合的环境。因而,在工程施工成本上就存在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的问题。
3.4技术人员造价控制观念不强
由于施工单位及其人员在造价控制重要性方面的意识程度不高,他们更多的会关注技术、工程质量和进度上的问题,而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则较少关注甚至将其忽略,这种观念无形中就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和成本的增加,使施工造价不易控制。
3.5施工技术落后
当今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虽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得以降低,但就水利施工过程中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并未得到普吉。其原因主要是,对于先进技术的引入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施工方大多以眼前利益为主,不愿引进这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依然沿用传统的水利施工技术。然而使用传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施工的难度增加,既耗费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资源,也对造价的控制增加难度。
4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4.1把握整体,控制全局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设计面广、工作量大、复杂繁琐等,因而极易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及状况,因此对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整体出发,既要把握好整个项目成本,也要做好施工过程中各部分、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并对整个施工阶段进行实时监控,致力在工程的设计、准备施工、施工以及竣工的四个阶段将造价方案落实到位,争取每一部分都严格符合施工的要求和成本预算。
4.2优化方案,资源配置
整个水利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因施工材料使用浪费及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整个工程的造价增加。因此,针对此种情况而导致造价上升的情况,首先,应根据整个施工方案的设计情况,对每部分的内容再做进一步的优化细化,使每个分项工程的开展及施工材料的使用都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顺利开展及减少施工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尽可能的减少由于材料不足等导致的工程停滞而使工程造价增加的不利情况。
4.3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督和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参与主体众多,因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每个主体应当做到合作分工,既要共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对整体成本的监督与控制,又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与目标,认真落实好自身的各项工作。具体而言,在成本控制这个大前提下,承包单位应做好造价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工作;施工单位则应该按照方案预算进行施工及成本的控制;建立单位则需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成本进行 实施监督;业主则主要通过监督和检查整个施工情况,来保证造价的有效控制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4.4抓好现场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还与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密切相关,同时更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因而。只有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有效的对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如监督和记录好施工技术、工程质量以及资金使用的情况等。
4.5积极引进先进施工技术
先进的施工技术能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既能缩短工程的周期,也能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工程施工的造价成本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基于此,施工单位应从长远利益进行综合考虑,积极对水利先进施工技术加以引进,将其尽快用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之中,以争取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4.6加强施工阶段的索赔意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加强索赔的意识。工期索赔的目的在于面对不确定因素发生时,能有效維护施工方的利益,尽可能降低造价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和索赔工作中,施工方要注意对施工图纸、技术要求、合同内容的收集与解读,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以便索赔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同时降低造价成本。
5结语
总之,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意义重大。因此,必须确定一个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和建立一个实时的监控体系,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的成本和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奕.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292,59.
[2]郑凤.试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1(06):135-136.
[3]王艳.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及综合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