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防治措施

2015-10-21 18:50陈转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陈转宁

摘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

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又是决定性的。一项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影响着着这个工程项目能否按进度完工,也会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一个工程的质量是评定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设计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产品施工前期,因建筑物设计工作人员专业设计水平及综合素质较低,加之未对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情况做全面的调查及考虑,致使建筑工程在原本的设计上就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这便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譬如,建筑楼地面施工当中,预制空心板先抹找平层之后再做面层,以此种设计方式来开展地面施工作业,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地面会有裂纹的产生;不同标号砼的混合使用,在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控制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潜在的隐患。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工程施工主体综合素质低

在各个施工单位当中,新进的施工人员占据很大的比例,而因施工任务的原因,施工单位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定期的技术培训,致使施工人员整体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施工作业的情况非常多见;

2)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在交接的过程当中,并未以相关交接规定进行,致使前面工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未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影响到下一道工序,从而使得故意隐蔽质量隐患事情的存在。工程施工现场,工程半成品、成品的随意堆放、随意损坏等,皆源于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上缺乏明确的规定所造成的,这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3)缺乏行之有效的自检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是由监理对工程的验收来替代自检的,譬如,监理在验收工作中粗心大意,或针对存在的问题不重视,未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必然会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1.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我国当代的建筑工程开展得比较晚,很多体制都在延续着旧的模式,现阶段处于新旧交替的状态。我们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跟不上发展的模式,一直处于旧的体制,这样我们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如监督、实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就非常多,这样的情形必须进行体制的转变与完善。

1.3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不严

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原材料时,没有进行详细、准确、严格的审查和评定,使采购来的原材料达不到建筑施工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材料进场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现场抽样再检测,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的作业环节当中。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用时碍于人情关系,将有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带入施工作业,这些都为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质量隐患。

1.4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不达标

有些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落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建设的发展水平,达不到建筑工程现代化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在建筑施工招标时选择一些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使建筑施工工艺超出了承包单位的施工能力范围,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

2.1制定防治质量通病目标

在认真贯彻防治质量通病管理办法时,还应结合建筑工程的范围、特点、性质,制订具体的防治质量通病的目标和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预应力混凝土机构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防水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等。

2.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采用教育、宣讲、树样板等形式,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增强责任心,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使所有的施工人员应意识到自已所从事的活动与工程质量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做出业绩。应通过质量意识教育,增强人的质量观和责任感,使每个人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工程质量。

2.3加强工序检查“对症下药”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序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检验活动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切实控制工序活动的操作者、材料和工程设备、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使其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事先对工序进行分析,找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或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予以预防。

2.4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

在施工方案中明确施工程序并編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以此指导施工。通常的施工程序是先准备后施工,先场外后场内,先地下后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坚持正确执行“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防止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为工程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保证和证据。

2.5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责任制

1)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综合的组织协调与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能够科学有效、顺利地进行。项目经理部需要协调的关系包括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以及在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接口关系。

2)依靠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作好思想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方法实现人际关系的协调;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管理层的协调应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依靠履行劳务合同及执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来协调项目经理部与作业层关系;作好需求计划的编制平衡,并认真执行计划,充分发挥调度系统和调度人员的作用,加强调度工作。

3)项目经理部进行外部关系的组织协调应在企业法定权范围内实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应要求发包人按规定的时间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在规定的时间内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为开工连续施工创造条件;及时向发包人或监理机构提供有关的生产计划、统计资料、工程事故报告等;按《建设工程监理规定》的规定和施工合同的要求,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搞好协作配合;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设计洽商变更、地基处理、隐蔽工程验收和交工验收等环节中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同时应接受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对双方的协调;依据供应合同,充分运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搞好与供应人的协作配合;通过加强计划性和通过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协调好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按分包合同执行,正确处理技术关系、经济关系,正确处理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和现场管理中与分包人的协作关系,还应对分包人的监督和支持。项目经理部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建立适应本工程正常履行与实施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3.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中施工出现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通病进行有效地、及时地处理是现代施工单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合理地管理方法,防止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产生,才能使施工单位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职业.20l1

[2]尹万富.浅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