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彦
【摘要】交通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时间价值和时间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追求的同时,对公路舒适度的需求度显著增加。在桥梁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连接处的施工工艺决定了车辆上桥的平稳度也决定了桥梁的使用安全与使用体验。而桥梁连接处多位于河滩等软基地带范围,其地基按照地质成分进行划分属于软土地基范畴,这为具体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以路桥过渡段软土路面地基施工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及工艺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软土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分析
一、路桥过渡段施工困境与问题分析
路桥连接处的施工质量决定了路桥使用中的舒适度,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不遵从现象则会造成车辆行驶上桥的过程中明显的跳车现象。从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不利于车辆的保养与维护;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分析则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出现,进而引发更大的人员与经济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路桥连接处的施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难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施工中的困境。一方面,路桥连接处施工地基地质条件特殊,由于属于河岸土壤的宏观类型,决定了其地质较软、孔隙度与含水量较高,与软土地基的基本特性相吻合。在这样的地基基础上进行路桥过渡段施工容易造成二者由于沉降系数不均衡而产生的脱离与错位现象。此种现象在实际的工程中相对普遍。就现有的研究现状来看,路桥过渡段施工不遵从的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标准。通过公路调查结果表明,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以及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第二,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标准。公路建设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背填土压实度受施工的用料、顺序、机械、经验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这是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第三,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周密。从公路工程建设可知,桥头引道过渡段常采用搭板结构。然而,设置搭板以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严重,桥头搭板断板现象较为普遍。
二、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分析
2.1 加固工艺
路桥过渡段的加固工艺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路桥过渡段的地基土壤进行处置,进而使得其能够达到地基的基本标准,并与桥体的主体施工部分的沉降系数相适应。二者在同一沉降比例上产生的行为其相对位移可以降低到最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路面与桥面并不存在相对位移,二者之间的连接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具体的施工工艺方面可以分为客土压实、地基加固以及粉喷桩符合处置等三种手段。其中客土压实是指利用挖土方、回填等方式将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在从硬质基层为核心进行填土作业。通过此种施工工艺能够改变地基土壤类型与性质,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此种施工方式的成本较高,且客土后对环境与生态的扰动较大,在施工实践中并不常见;地基加固法是采用夯实与爆破法等方式对基层地基进行处置,通过此种处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基的沉降比例,在处理后最大沉降量能够控制在50mm的范围内。从其沉降比例来看无法达到桥梁30mm内的同步沉降,因此此种方式也不是地基加固的最佳选择;在当下的加固实践中粉喷桩配合夯实的方式对基层地基进行综合加固的手段被广泛应用。该施工工艺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与优势:首先,该施工工艺可以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来调节施工要素,如粉喷桩密度、桩径以及施工深度等,来找寻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的平衡点;其次,此种施工方式能够利用水泥粉喷的方式对软土地基中的结合水进行有效的去除与固定,固定效果稳定且高效;最后,此种施工技术对于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小,仅限于工程范围之内,且施工周期较短,能够有效的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工期保障。
2.2 施工工艺
路桥过渡段主要采用填料提堑的施工工艺来组织施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主要分为基底施工、填料施工以及表面处置等几个环节。在基底施工过程中分为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在处置后的路基表面进行挖方作业,按照粉喷桩施工深度与实际的软土地基表层厚度确定挖方基准,控制在1-1.5m之间;第二,采用路堤相同物料进行填料,并在挖方两侧(垂直路桥方向)构建2条坡度为4%的排水坡;第三,以纵向(沿路桥方向)按照1:1.5的比例持续开挖,并构建硬质台阶,台阶填料采用混凝土填料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骨料之比为3:7,细骨料为主;第四,在台阶修葺的过程中以总挖方深度为基准,以5-6级台阶设置为宜。至此,主体挖方工程施工完毕,通过此部分施工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稳定且硬质的施工基底,同时为填料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及功能实现区域。
在填料施工环节主要是需要对填料的类型以及填料方式进行选择。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回填参赌应该采用L = A + 2 ( H - 0.6 )的公式进行计算,且不能低于跨度的标准长度。填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粒径的骨料选择。根据骨料粒径的分类原则5-20mm的一级骨料比例应該在15%左右;20-40mm的二级骨料的粒径比例应该在40%左右;40-80mm的骨料粒径比例应该在35%左右,粒径超在80-120mm的骨料粒径应该在10%左右。从骨料的粒径等级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填料需要保障较高的压缩比,并通过后期的夯实起到更高的支撑作用。
三、路桥过渡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
上文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工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细节的把握以及管理措施的配套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来保障施工的质量:
一方面,施工前应该对相关的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的检验,了解地质结构与土层组成,为加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同时也为施工设计中的主要参数设定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照设计意图来进行严谨的施工,并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在施工的初期应该设定实验区域采用预施工的方式确定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尊从施工设计,其中如填料配比,挖方与排水尺寸等应该由专人负责;最后,在施工的全过程应该与质量检测相配合,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并予以排除。
四、总结
本文以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路基施工为研究对象,对其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遵从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此环节施工的重要性。并按照地基施工以及路面施工两个环节分别讨论了现阶段主要技术的实现步骤与技术要点。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谢赣宁.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下半月),2014,(11):202-204.
[2] 杨哲.浅谈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2095-2104.
[3] 姚虹彬.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J].知识经济,20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