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20:03石春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疗效观察中药

石春莲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中药保留灌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W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中药;保留灌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80-01

前言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症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疼痛、输卵管阻塞及继发性不孕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反复发作,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1-2】。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132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相关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治疗组(n=66)。治疗组中,年龄18~45岁,平均(31.2±1.5)岁,平均病程(7.3±0.7)d;对照组中,年龄18~43岁,平均(30.3±0.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納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18~45岁之间;(3)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均通过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3)合并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4)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妇女;(5)合并患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者;(6)不愿接受治疗者;(7)患有严重精神病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头孢曲松钠4g和奥硝唑0.8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2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内服与保留灌汤,中药方中组成包括:红藤15g、败酱草15g、桃仁10g、红花10g、蒲公英15g、延胡索15g、香附15g、甘草6g。诸药水煎,每日1剂,取汁300ml,早晚两次温服。保留灌汤为复方毛冬青液,方中组成包括:毛冬青、大黄、黄芪、莪术,方法为100ml/次,肛管的插入深度为140mm,灌汤液的温度为38℃,

复方毛冬青液口服30ml/次。

两组治疗疗程均为7d。

1.4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盆腔积液、包块消失,停药一个月未复发;(2)显效: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2/3以上;(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1/3~2/3;(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B超检查盆腔包块大小无变化或缩小小于1/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和WBC变化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质较差,加之病情迁延后未能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所致。目前,对于盆腔炎性疾病西药尚无明确的治疗药物,主要为广谱抗生素杀死病原菌,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属“不孕”、“腹痛”等范畴[4]。其病机中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复感湿邪,蕴久化热,从而出现结于下焦,致使血行不畅,瘀阻少腹,故而出现下腹痛疼痛等症状[5]。治疗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为主。本文选用中药汤剂给予治疗,方中红藤具有活血止痛以及清热解毒功效;蒲公英和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以及祛瘀止痛功效;红花具有活血调经以及祛瘀止痛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功效;香附具有疏肝理气以及调经止痛功效;延胡索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功效。同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促使药物至患处,同时还可借助血管扩张,促进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以此达到消除炎症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药给予治疗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中药内服与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后CRP、WBC水平明显低于单用西药,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明显降低患者CRP、WBC水平;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而说明用药安全性好。综上所述,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余霞,谢小敏,雷燕,等.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52-2854.

[2]王书梅.解毒止痛化瘀汤联合头孢地尼、甲硝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5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2(3):386-387.

[3]郑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4]卢守华,王玲玲.金刚藤片配合艾灸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8):2098-2099.

[5]赵丽霞,马淑田,张翠琴,等.盆腔炎汤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6):835-836.

猜你喜欢
疗效观察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