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35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20:03朱胤龙郭佩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气滞通络证候

朱胤龙 郭佩利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3-5倍。在针对这类疾病时西医治疗常以口服降糖药为主,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例如阿司匹林)但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血糖不易稳定,对心血管病变的控制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且价格昂贵。

中医药根据整体调节理论,辨证论治,能明显缩短疗程,且中药价格低廉,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方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由黄芪、三七等十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消渴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管神经受损所致的气滞血瘀,肢体麻木疼痛者。自2008年开始,我们对化瘀通络片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本研究计划入组350例病例,完成研究335例,剔除8例,脱落7例。对照组130例,完成研究120例,剔除6例,脱落4例。详见表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治疗消渴症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中的中医消渴病辩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内科学》辩证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及病久病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中“中药新药治疗治疗消渴症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篇”和(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制定。

糖尿病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注:

①以上为静脉血浆测值。如毛细血管全血测值,则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其他标准相同。

②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天的重复试验所证明。

气滞血瘀中医型候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制定。

主症: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淤血(诸如口唇、齿龈、爪甲紫暗,肤表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皮下瘀斑,癥积,离经之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脉粗张,脉涩、无脉或沉弦、弦迟。

3、治疗方法:化瘀通络片,口服。1月为1个疗程,对照药血府逐瘀胶囊。服药期间注意饮食控制,保持合理休息和运动。

4、疗效评定标准

气滞血瘀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

②显效: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③有效: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④无效: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中医症状和体征指标:每个症状和体征均做单独评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疗效判定方法。

(3)若涉及与气滞血瘀证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不设具体评价标准。

(4)可以对所涉及的西医疾病及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相应评价。

二、疗效分析

1、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1%。两组等级疗效比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详见表2:

结论:化瘀通络片能明显改善消渴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管神经受损所致的气滞血瘀,肢体麻木疼痛者的症状,可用于治疗消渴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管神经受损所致的气滞血瘀,肢体麻木疼痛者。该药物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与对照药比较,均有明显优势。同时研究过程中未见明确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比较安全。临床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气滞通络证候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浅析奶牛乳房疾病的中兽医诊疗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