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璇 王雅丽 魏红红 吴小荟
【摘要】目的:探讨有关脊柱术后患者体温升高与便秘的关系。脊柱术后卧床病人便秘较为常见。便秘病人不仅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而且用力排便时,腹压升高,可引起血压上升及切口疼痛。 方法:采用两组对照组的研究方法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临床观察发现术后第二周仍持续低热的病人与术后便秘有关,而病人常常认为是切口感染而焦虑。结论:我们通过对脊柱手术病人术后14日的体温测量并分析体温与便秘的关系,了解到便秘可使体温升高,及时处理便秘,可提早使体温降至正常。我们进行了病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62-01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脊柱手术的病人26例(包括颈椎椎管扩大术和腰椎间盘摘除术)。本组病例年龄32~73岁,术前腋温均低于37.0°,无便秘;术前晚用0.1~0.2%肥皂水500-1000毫升灌肠;术后第二天(无特殊禁忌者)正常进食,术后卧床均在2天以上,未并发任何感染。女病人排卵未计在内。
二、指标
便秘是指正常饮食下3日未排便,且比健康时排便量减少、粪质坚硬、排便困难、病人有不舒适感。本组所观察对象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故便秘的判断标准为:术后第5日未排便,同时具有上述便秘的症状。另外,确定发热标准为腋温>37.0°。
三、分组
按照上述标准,所选26例病人中15例有术后便秘,平均术后10.83天未排便,便秘时间为5.83天,将此15例病人定为观察组;余11例病人平均术后3.81天未排便,无便秘,定为对照组。便秘病人未给予任何处理。
四、观察方法
测量并记录研究对象术后14天每天的最高腋温,比较两组病例的体温变化。
【结果】
据两组体温曲线分析,观察组发热14天,对照组发热7天,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另外,术后第一天,观察组最高平均体温为38.1°,差0.2°,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观察组体温下降缓慢的原因并非由于体温上升较高所致。将两组病人用直线回归分析(图2),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1-7日的体温变化直线回归线与对照组的直线回归线近似平行,比较两条直线的回归系数,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术后1-7日两组病人外科热下降速度差异无显著性。将观察组病人术后8-14天的直线回归系数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01,差异极有显著性,表明术后8-14日,观察组外科热恢复正常的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因此术后便秘病人发热时间较长,在术后第二周,体温下降缓慢。
【讨论】
一、发生便秘的原因
正常排便反射是由于结肠蠕动后,粪便块进入直肠而引起的。手术后,排便环境与排便姿势与日常习惯大不相同,尤其脊柱手术后的病人需软质易消化的饮食,甚至需要鼻饲饮食,营养不足,纤维素含量减少,长期卧床及床上排便,使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引起便秘。
二、便秘所指发热的机理
《内经》中有“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热,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丹溪心法》中有“三焦伏热,则津液中干,此大肠挟热然也”之说,均指出肠胃极热而至便秘。可见,便秘与发热是有一定关系的。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便秘时肠黏膜表面充血、水肿、血管走向不清楚。这些轻度炎性反应有一定致热作用,就像体表充血部位皮肤温度略高一样。不过体表充血可随时散热不影响体温,而结肠充血不易散热。人的体温调节除中枢外,主要由汗液、呼吸及大小便排泄撒热,直肠粪便淤滞及结肠粘膜充血,皆可影响撒热,加之术后的吸收热,致使术后体温延缓下降至正常。此外,便秘可使毒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蓄积或吸收,可引起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恶心、头晕、乏力等症状,这对术后体弱的病人来说,也会导致发热持续不退。通过对脊柱术后便秘病人发热情况的观察,我们观察到上述临床现象,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对护理工作的意义
经我们观察,便秘与病人术后发热有关。对于术后因便秘引起发热的病人,首先应向病人解释:便秘也可以导致发热,并非切口感染,从而解除病人的焦虑情绪。同时指导病人积极参与预防便秘的预防护理,如建立合理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适当活动及被动运动,定时排便等。如果发现病人术后3天未排便即确定为便秘是不妥的,因为病人术前灌肠、禁食水,术后6h禁食水,术后第1天因为吸收热较高,病人食欲不佳,進食量少,一般术后第二天才恢复正常饮食。有些病人因手术原因术后需禁食水数天,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会更晚,所以,应从病人恢复正常饮食后开始计算,若3天后仍未排便,则可确定为便秘,须及时采取通便措施。
参考文献:
[1] 支丽萍;对术后便秘病人体温的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4.166-166
[2] 叶向红;徐惠娟.开塞露深部灌肠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42-42
[3] 孙美芝;唐霖.骨科患者术后便秘防治的护理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