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香 李涛
【关键词】高血压个体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44-01
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与情绪,调整心态,戒烟限酒,随着对高血压发病发展机制的深入,临床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等,给予高血压患者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的核心则是临床医生紧密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多种因素进行量体裁衣,因人施药,选用患者最为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1.老年人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我国一般把60岁以上的人群认定为老年。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继增多,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大,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变厚,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和减少,胶原、脂质和钙盐的沉积,未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穿过弹力层进行增殖,结缔组织生成增加,这些结构变化可导致动脉管腔变窄,硬度增加,大动脉弹性减低和自身顺应性降低,弹性扩张能力下降,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周围血管交感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浆肾素活性下降而引起,对钠敏感。长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容易出现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老年高血压防治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谢功能降低,往往又合并其他疾病,所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的药物。使用时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增加用药的剂量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服用降压药后需监测血压,谨体位性低血压。药物选择;可选利尿剂,保钾利尿剂,注意低钾的副作用。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合并应用钙拮抗剂药物。一般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及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及以下。对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高血压,常需联合用药,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医师可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
2.中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增加,青中年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的顶梁柱,经济的主要来源,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活动偏少;,容易导致舒张期高血压。由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张力增高。病人长感觉头晕、胸闷不适等。中年人单纯舒张压升高是高血压早期阶段,近期预后较好。可通过控制体重,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减压等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需服用降压药。可选用对周围血管有高度选择性的长效钙拮抗剂扩血管,改善左心室舒缩功能,如波依定、络活喜等。a1-受体阻滞药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也可直接扩张血管,使舒张压较明显下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扩血管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联合使用疗效较高。软化血管治疗,降低舒张压的重要措施,在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同时,可适当加用一些软化血管的药物,如芦丁.维生素E等,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时使用药物剂量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减量对血压进行观察,如血压仍能较好维持在正常水平,就以最低剂量维持血压正常,但不可轻易停药。患者血压控制在舒张压135mmHg以下,收缩压控制在85mmHg以下为宜。
3.儿童高血压的治疗目前认为血压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20毫米汞柱,或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虑高血压小儿。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儿童血压的首次测量,应在坐位或仰卧位安静状态下测量,最好先休息10分钟以上再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与遗传、性格、肥胖饮食等因素有关。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多为轻度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多由肾脏疾病引起。对原发性高血压应首先试选用非药物性治疗。建立良好的注意規律和饮食习惯,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各种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加强体育锻炼等。如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试用药物治疗。对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针对病因治疗。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等降压药物。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采取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