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守河 许小平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9-01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以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病种。老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及症状,危害,预防措施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定期体检,如有发病症状,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是心脑血管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升高,近年来趋于年轻化。高血脂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首要因素。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或二者同时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壁的病变,开始先有内膜增厚、脂质沉积、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向管腔转移和增殖,继而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出现泡沫细胞,使动脉壁变成糜粥样结构,最后发生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和供血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1临床治疗
1.1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运用一些降低,降血压,血液粘滞度,预防血栓的形成,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化学药物应用比较广泛,如降血压药物的种类就很多,降压一线药物;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常用氢氯噻嗪,螺内酯,普奈洛尔,美脱洛尔,非洛地平缓片,尼莫底片,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氯沙坦等。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有维脑路通、复方阿斯匹林等,目前常用的降血脂药物药物有非诺贝特,洛伐他丁、辛伐他丁,橡胶种子油,月见草子等。其它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消心通,硝酸甘油等,化学药有三类治疗心脑血管主要是:他叮类如洛伐他叮等,烟酸类如烟酸肌醇等,贝特类如枸橼酸钾等。
1.2中医治疗中药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心脑血管中药的出现,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带来了希望。特别是想中药丹参滴丸这类疗效显著地药物的出现,更加增强了我们利用祖国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信心。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中药中常用的心脑血管药物有丹参,红花,银杏叶,玄参,降香,三七总皂苷,郁金,抱茎苦荬菜,川穹,灯盏花素,灯盏细辛,毛冬青,牛膝,水蛭,夏天无等,这些中药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今年来丹参和银杏研究的比较多,也得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两种药的制剂在制剂市场占有率也很大。
目前中药制剂成药应用广泛,已上市在临床的应用有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银杏叶片,心脑舒,人参再造丸,回天再造丸,再造丸,舒风再造丸等。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
2.1一级预防干预的靶点通常是那些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以防止首次事件的发生。,建议2型糖尿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每天75~100mg进行一级预防。。
2.2二级预防一般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卒中等事件的复发。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既往心梗病史、冠脉旁路移植术、外周血管疾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等人群,专家推荐其应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每天75~150mg治疗。阿司匹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最重要的药物或标准治疗之一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中,保持血脂的正常是很重要的。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适当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取量,患有高血脂的病人每人每日油脂的摄入量不应多于25克,并减少食用动物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生活规律,不熬夜,性格不要急躁,适量运动。定时体检等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