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娟 胡庆
【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藥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7-01
一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药动学变化
1.硼砂、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2、药效学变化
1.麻黄及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可使心肌B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2.甙类中药,如人参、苦参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等鹿茸制剂与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联用会加重麻醉,抑制呼吸,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牛黄及牛黄制剂与吗啡、苯巴比妥合用会对中枢产生抑制。
三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
1.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注射剂混合配伍应用也逐渐增多,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PH值的变化、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2.影响疗效清开灵注射剂与青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硫酸卡那霉素、维生素B6配伍沉淀生成,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C分别配伍8h内pH呈下降趋势,配伍2h时紫外吸收度在276nm处有不同程度下降,故不宜配伍。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强已知的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联用中西药时,应特别考虑配伍问题,尽量避免使用不明的配伍禁忌,并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测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牟秀珍.中药与抗生素在胃肠道中的作用【J】.中国药师,1999。2(3):159~161.
[2]刘逢芹.中药药源性肾损伤机制概述【J】.中国药房,中西药2005,16(7):547~550.
[3]梅全喜.中西药配伍禁忌检索表.中医药信息,1989,(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