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玉簪花研究进展

2015-10-21 19:58王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玉簪蒙医蒙药

王伟

【摘要】 玉簪花为蒙医常用药,具有悠久的蒙医临床用药历史和确切的疗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玉簪花含有甾体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在抑菌、抗炎、镇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关于玉簪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玉簪花;藥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57-01

玉簪花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干燥花,又名白鹤花等,蒙药名为“哈斯-哈塔胡尔-其其格”,原植物玉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原产我国及日本,生于阴湿地区,我国多地均有栽培。中药用玉簪叶或全草、花、根,均较少使用,为民间用药。玉簪叶或全草性寒,味甘,有毒,用于治疗痈肿,蛇虫伤;玉簪根性寒,味甘辛,有毒,具消肿,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咽肿,吐血,骨硬;玉簪花性凉,味甘,有毒,可治疗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

玉簪花是蒙医专用、常用药材之一,具有悠久的蒙医临床用药历史和确切的疗效。《中华本草》(蒙药卷)记载其性寒,味涩、苦,效软、柔、稀,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喉之功效。该药在蒙医临床使用中多为多配方使用,主要有哈斯哈图呼日-15和高勒图-宝日-6两方。

1 玉簪花的化学成分

玉簪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以甾体皂苷为主,还有黄酮、生物碱等。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齐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溶剂法对玉簪花进行提取和萃取分部;利用管碟法对常见菌株的抑菌活性,筛选活性部位;利用溶剂法和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玉簪花的提取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玉簪花各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1个化合物的结构(Hl-Hll),分别为:正二十烷酸(Hl)、(25R)-5a-螺旋甾烷-2a、3β-二醇(支脱皂苷元)(H2)、棕搁酸-a-单甘油酯(H3)、胡萝卜苷(H4)、山奈酚(H5)、槲皮素(H6)、山奈酚-3-O-芸香糖苷(H7)、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H8)、H9—H11,其中Hl、H3、H4、H5、H6、H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有研究人员将玉簪花药材用乙醇渗流提取数次,过滤后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加适量水悬浮,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中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Ⅰ、化合物Ⅱ。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 依次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薄层检识合并得流份,再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得化合物Ⅲ、Ⅳ、Ⅴ、Ⅵ。从蒙药玉簪花中分离并鉴定的6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烷酸,棕榈酸-α-单甘油酯,山奈酚,槲皮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1]。

2玉簪花药理作用

玉簪花全株均可入药,花入药具有利湿、调经止带之功,根入药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止痛之功,叶能解毒消肿。玉簪始载于清朝吴仪洛编著的《本草丛新》记载:玉簪辛甘而寒,捣汁服,解一切毒。玉簪花全草、根和花入药,其花性凉味甘,微毒,叶根入药可治化脓性中耳炎。玉簪花是内蒙古地区蒙医常用药材。《蒙药正典》记载其性凉,味苦。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毒热。中药有记载用其鳞茎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镇痛止血,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肿大。而蒙医主要用其花治疗急、慢性咽炎。

解红霞等[2],采用平皿钢管法对玉簪花的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抑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茵活性。

有研究以镇痛作用为指标,对玉簪花的乙醇提取物镇痛活性部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小鼠的热板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明显表现出了镇痛作用,总样和95%乙醇提取物没有明显表现出镇痛作用;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玉簪花的50%乙醇提取物两个剂量组都可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3]。

3玉簪花质量控制

玉簪花质量控制方法非常简单,部颁标准蒙药分册只记载了其来源、性状、鉴别、功能与主治等,无薄层鉴别,亦无含量测定。李晓娟等[4]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蒙药玉簪花中黄酮类成分山奈酚;采用HPLC法,对玉簪花中的山奈酚进行含量测定。刘妮娜等[5]对玉簪花中黄酮累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鉴定了玉簪花瓣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4讨论

玉簪花在我国蒙药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药理作用突出,这可能会引导人们开辟一条更好的药物研发与治疗的途径。玉簪花中的黄酮类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可进行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测试,探讨它们的抑菌活性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方面的活性进行研究,从而前面阐明蒙药玉簪花的药效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结合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对玉簪花中的各类化合物进行质量研究,全面的对蒙药玉替花进行质量控制,以推动玉簪花的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解红霞,张金花,张宏桂等. 蒙药玉簪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 (10):733-735.

[2] 解红霞,薛培凤,张宏桂等. 蒙药玉簪花中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6):689-691.

[3] 解红霞,薛培凤,周静等. 蒙药玉簪花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1:36-38 .

[4] 李晓娟,薛培凤,鞠爱华等. 蒙药玉簪花中山奈酚的HPLC含量测定与薄层色谱鉴别[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4):307-310.

[5] 刘妮娜,李晓东,张金政等. 玉簪属植物花瓣中类黄酮化合物价值评价[J].草业学报,2013,22(1):234-244.

猜你喜欢
玉簪蒙医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蒙药蒙红贴膏(原蒙古伤痛贴)药效学实验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玉簪:角落里的“花仙子”
细看小花, 也许可知道生命的取舍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
浅谈蒙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
蒙药萨日汤对5种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