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摘要】如同“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绿色建筑”一样,"建构"一词在西方背景下传入中国,在中国大量的建设需求与机会面前,同样被误读、滥用、形式化。但对于中国来说,“建构”并非一个纯粹的舶来品,也绝非一种中国化的西方建筑理论。在中国传统建筑、近现代工业建筑、建筑的未建成状态、当代实验性建筑中都能寻觅到“建构”的痕迹。
【关键词】建构 传统建筑 工业建筑 未建成 实验性建筑
以肯尼斯·弗兰普顿教授的重要论著《建构文化研究》为标志,“建构”开始逐渐被建筑界重视。西方语义中的“建构(Tectonic)”是一个形容词,意在表达建筑的建造过程,即各种建筑材料组合背后的逻辑性与意识形态,这种逻辑性具体表现为建筑材料的逻辑、结构的逻辑及形式的逻辑。
在受到西方建筑思潮的强大冲击后,中国建筑界呈现出的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景象,直接导致了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失控。在此背景下,“建构”一词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或潮流,甚至成为生产建筑作品的方向。面对如此困境,我们不禁要问:在“建构”作为一种建筑理论由西方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建筑是否与“建构”无缘?现代建筑中的“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东西方建筑界对建构理解的异同?
一,中国传统建筑
要接触中国传统建筑,就必须涉及传统的建造体系,尤其是木构建造体系,其中蕴含了十分深刻的建造原理,也就是说,从建筑单体的层面来看,所谓的中国建筑的各种样式,全然是各种建造体系、习惯、方法的直接反映。于是,“建构”一词可以被如此地同中国传统建筑联系在一起。
中国数量最多的民居建筑十分充分而彻底地保留了以“营造”为核心的文化特质,这是因为,民居中的“形制”成分没有官式建筑那般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形制”决定了民居到官衙、寺庙和帝王宫殿的形态差异之所在,而“营造”才是恒定不变的因素。作为一种建造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一种诠释建筑文化的历史与理论框架,“建构”才应该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精髓。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以建造为主的一种建构文化。
二,工业建筑
在《向工业建筑学习》一文中,张永和与张路峰表达了这样一种文化策略:“在中国,工业建筑没有受到过多审美及意识形态的干扰,也许比民用建筑更接近建筑的本质……清除了意义的干扰,建筑就是建筑本身,是自主的存在,不是表意的工具或说明它者的第二性存在。”
张永和与张路峰将这种“自下而上的建筑”被称为“基本建筑”,并总结了“基本建筑”所包括的三种基本关系:“房屋与基地,人与空间,建造与形式”。工业建筑由于其功能上的特殊性,在某些方面被“忽略”,同时造成了其建筑本质的自然外现。然而在更多情况下,“房屋、基地,人、空间,建造、形式”等又无一不被“历史、文化、审美、意识形态”等各种话语的“意义”所深深浸染。这也是工业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建构”本质的原因。例如北京798艺术区由厂房改造而来的艺术家工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建筑建造时的状态。作为工业厂房,其功能虽发生了改变,但其材料、建构逻辑…却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
三,建筑的未建成状态
不少整体设计和造型都很一般的,所谓的“大批量生产”的建筑,其未建成的阶段性状态更能显示出建筑之美。那些简单纯粹的结构建造体系往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不论是钢筋混凝土、木构、钢构框架,还是砖构、石构的实体结构,同样表现出自身强烈的现代建筑之美。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建筑在建成之后反而难以显示建筑特有的表现力,当那些具有强大张力的结构体系的外表被加盖了附着物之后,这些外表构件往往是具有所谓风格和样式套路的。
对于这种“建构”的原始审美价值的丢失,难免感到遗憾。但是由于“建构”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营造逻辑的适宜表现,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逻辑性、真实性以及对文化的表现性。建筑形式本身并不局限于艺术范畴,而是具有多重的影响因素。换句话说,现代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审美价值存在于建造的基本活动之中,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分内容已经被中国建筑业学到了,尽管我们的现代建筑体系是比较落后的。
四,当代实验性建筑
实验性建筑永远是不安于现实而存在的,在中国大批量建设浪潮背景下,对于“建构”的研究,实验性建筑也同样走在时代前列。不同于传统民居、工业建筑与建造过程中自发性的建构文化,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将“建构”理论建立在大量的建筑实践之上,以乡土建筑为代表,创建了大量的建构观念、建构话语,以及对建构意义的探讨。
如果进一步分析今天中国实验性建筑师所秉承的建构观念和少数实现的作品。我们同样会发现“建構”远不是处于一种超然客观和“基本”的文化状态。通过对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实践作品的整理不难发现,当代实验建筑的建构研究既是基于建筑师个人的建筑理念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特定的技术、文化语境“自下而上”地展开的设计探索,同时又是通过横向移植西方历史中的建筑观念,来表达一种对中国当代商业文化的反抗。具体而言.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横向引进并坚持的有限的几个设计原则,基本上是现代主义的空间、形式语言和建构观念的延袭。而这些教义何尝不被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意义所深深浸透。
对于中国来说,“建构”并非一个纯粹的舶来品,也绝非一种中国化的西方建筑理论。首先,中国传统建筑中隐含了“建构”的思想,大量现存的传统民居实例以及官式建筑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工业建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类型,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建构”逻辑更是直接暴露在人们眼前。随着大量的旧厂房改造注意到并利用了工业建筑与“建构”的这种天生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使得面临困境的工业建筑得到了新生。另外,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包含了“建构”的逻辑,因为“建构”本身即包含有“建造”这一层面的意义。在实验建筑师手里,“建构”被区别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建筑思潮,也并不是将其作为形式与风格的来源,而更多的是从“建构”的理论层面入手,积极地与现实做出回应,为当代建筑学走出其困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一版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丁沃沃,胡恒主编,建筑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