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2015-10-21 20:03杨蕾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对策

杨蕾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PICU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道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n=41)与对照组(n=41),对于对照组,应用单一医用透明贴覆盖患者穿刺点,对于干预组,使用贴贴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来贴于患者穿刺点,对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点局部感染率、导管移位率以及敷贴更换间隔时间。结果:干预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1、1、9,对照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7、8、2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置管患者,应用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能够避免导管出现移位问题,降低局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敷料更换时间,该种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PICU导管;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65-01

目前,经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现阶段的护理工作之中,多采用医用透明胶来固定静脉留置针,但是,透明敷贴的透气性不高,会影响渗出液的吸收,致使导管脱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率,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我院使用黏贴伤口敷料与透明伤口贴膜结合的模式固定导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既提升了穿刺位置的透气性,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又可以更好的固定导管,降低了感染与意外拔管发生率,现将护理事项与注意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道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疾病类型上,51例为脑梗死、31例为脑出血,在性别上,男53例,女29例,年龄为53~87岁,平均年龄为(72.3±2.1)岁,在置管位置上,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例数分别为30与52。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置管位置、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导管固定方式

对于对照组41例患者,应用单一医用透明贴覆盖患者穿刺点,先使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在消毒液干后,将医用透明贴膜贴于患者穿刺点位置。

对于干预组41例患者,使用贴贴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来贴于患者穿刺点,消毒方式同对照组,先使用黏贴伤口敷料贴于患者穿刺点,再贴3M透明伤口贴膜,让敷贴能够与患者穿刺点皮肤得到充分的粘合[1-2]。

1.3观察方法

对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点局部感染率、导管移位率以及敷贴更换间隔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干预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1、1、9,对照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7、8、2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PICC是经患者外周穿刺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已经在需要长期输液、化疗患者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PICC导管能够将药物直接注入患者静脉中,既避免药物刺激和损伤患者血管,也能够避免反复穿刺,促进了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PICC护理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这既可以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又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

中心静脉置管最大的优势就是操作便捷、重复置管次数小、不会给患者带来大的创伤,同时,也给血管条件差以及需要输注刺激性与高渗性药物的患者提供了巨大的便捷,3M透明伤口贴膜是一种新型聚氨酯材料,能够在穿刺位置形成保护膜,不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透气性好、防菌性能理想、价格低廉。该种敷料面积为1011.5cm,固定效果优于其他敷料,对于PICC导管有着更好的固定性,可以避免导管发生移位。此外,该种敷料采用椭圆形设计方式,可以防止边角翘起,固定作用好。PICC导管针头较粗,对于静脉和皮肤会产生一定的机械性刺激,穿刺点容易渗血、渗液,应用3M敷料能够及时吸收汗液与渗出液,避免微生物浸入伤口。应用贴贴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既可以保护好患者穿刺点,还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延长敷料更换时间,减少醫疗用具与人力资源的浪费[3-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干预组应用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后,干预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1、1、9,对照组导管移位、局部感染、敷料更换时间小于3d例数分别为7、8、24,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PICC置管患者,应用伤口敷料与3M透明伤口贴膜能够避免导管出现移位问题,降低局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敷料更换时间,该种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李杰,孟宁,刘洪涛,等.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华北国防医药.2009,24(01):453-454.

[2]陈君可,袁媛.影响PICU心电监护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处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8(07):197-198.

[3]张文燕,柏振江,朱碧琳,等.PICU家长对住院患儿护理风险知情度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2(02):226-227.

[4]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13(09):327-328.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