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摘 要:准确的资料、沟通与协调对于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方案设计非常重要。可采用一些变通方式,对建筑室外排水进行灵活的设计,应在设计中贯彻环保的理念。
关键词:室外排水;变通方式;环保理念
建筑室外排水系统所涉及的范围介于建筑室内排水系统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之间,作用是将从每栋建筑内排出的污水、废水和建筑内的雨水收集起来,接入市政雨污水主干管,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改造项目往往也会遇到建筑室外排水问题,下面就在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方案设计过程中想到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1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设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1.1准确资料的重要性
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如建筑周边可供接入的市政主干管接口位置和标高资料、建筑、结构、建筑给排水、室外道路、景观、强弱电等各专业管线等资料。若资料不准确,造成改造项目室外排水设计的不合理,问题往往在施工时才暴露出来,导致返工。造成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是在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必要时可采取现场调査、实测等方式,保证资料的准确与有效性。
1.2各相关方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
常见的改造项目建筑室外排水设计涉及多方,如甲方(往往是最关键的一方)、建筑设计单位、改造区域的管理单位、其他专业管线使用单位等。每一方又细分为各个部门或工作组,具体的工作是由工作组中的个人完成的。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尤为重要。例如甲方根据使用要求的需要,要求建筑戶型作出修改,就会涉及建筑、结构、室内给排水一系列专业的修改,最终会引起室外排水设计方案的变化,信息从甲方传递到室外排水设计人员,中间经历的环节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若某个环节中两个人之间沟通不畅(比如过于忙碌忘记提醒、表达不明确、沟通意愿不强等),就会导致其后一系列的问题。在项目的管理中,多沟通,形成更多的信息渠道,多方确认尤为重要。信息的传递不应该是单向的,室外排水设计人员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提出设计方案,对甲方的要求予以正确的反馈,实现项目的正常运转。另外,各方在设计中多协调,才能保证方案满足各方要求,达到经济、合理、可行。
2 工程案例分析
石龙路基地附属用房改建工程,其建筑功能主要为一层办公、二三层司机公寓,少量辅助管理用房及设备间。总建筑面积1100㎡,为地上三层建筑,建筑高度11.35m。
本建筑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室内污水接入室外检查井后,排入基地内污水管网,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雨水明沟。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办公用房和宿舍。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5%计。约9.1m3/d。
2.1 室外排水方案
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工程的室外排水管线接入现有基地的排水管网。但是经现场踏勘,改造工程的位置与现有管网的检查井相距50米左右,而且此路径上有一条与其垂直的深约1.8m的电缆沟,改造工程室外排水接入基地污水管网处的检查井深度为1.5m,改造工程的污水无法正常接入基地污水管网。现提供以下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污水管与电缆沟冲突处,采用管道下穿倒虹吸的方式通过,对接入井W7进行深度改造。具体布置方式见下图:
方案二:在改造工程的附近设化粪池一座,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化粪池,考虑化粪池出水端因电缆沟影响无法正常排入基地污水管网,化粪池内污水采用人工抽排的方式。考虑尽量减少人工抽排次数,选用化粪池的有效容积适当放大,选用国标7号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有效容积为20m?,尺寸为:长×宽×高=6000×3100×2700(h)(mm)。每隔3~5天需进行人工抽排一次。
方案三:在改造工程附近设置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管道收集,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至基地雨水管网。
2.2、方案比较
以上三个方案对比结果见下表:
2.3 方案结论
经过上诉三个方案的比较。首先排除了方案三,因其不但初期投入成本最高且后期维护成本也很高,从经济角度方面是最差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投资费用都是较低的,但是方案二的后期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基本每周都需进行清理产生维护成本。而方案一只是碰到堵塞才需进行清理。最终采用方案一,污水管与电缆沟冲突处,采用管道下穿倒虹吸的方式通过。
3 结论
改造工程建筑室外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外围市政管线条件、建筑的建筑类型、其他专业管线的布置等因素。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各个环节的“人”的因素,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加强沟通与协调。采用一些变通方式,对建筑室外排水进行灵活的设计,设计中应尽量选择对环境最为有利的方式。从长远来看,作为改造项目不仅要适当控制投资成本,也要考虑将来投入运营的维修成本,使其全寿命成本最低。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03S702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1-S5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