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开展合作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17-01
一 高中英语的课程目标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英语学习方法。
二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学相长。”其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一般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学习,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英语学习的“交流”因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而显得异常困难,而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建立小范围的学习语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勒温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1)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英语的掌握情况如考试分数的变化、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2)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学好英语。
三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现阶段英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参与的程度问题。合作学习的确增加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机会,但是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特别是平时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或比较内向的学生习惯于当听众,较少或不参与个人意见的表达。(2)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充分。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而教师为了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计划,往往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讨论。(3)教师的评价不够全面。很多教师只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合作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评价,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逐利”思想较为严重,往往忽视了合作学习中实力较弱的成员,背离合作学习的初衷。更有甚者,将合作学习当成作业完成,只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学习的目的,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2.英语合作学习应把握的原则
第一,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高中英语的合作学习往往是针对问题或任务而展开的。有效的合作学习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作学习应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二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应把握一定的“度”,是在学生以往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完成的目标,即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的合作学习目标;三是保证合作学习的开放性,只有这样的主题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并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第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合作学习,更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合作学习。部分教师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每天每人完成25个单词的背诵”作为合作学习的目标,将小组成员进行“捆绑”,这无疑会带来负面影响。合作学习在时机的把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内容难度较大,需要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2)学习任务复杂需分工合作;(3)学生意见不统一需讨论解决分歧;(4)问题答案为非唯一性。
3.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第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个性特点等进行深入调查,确定合作学习的人员配置,并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第二,培养合作意识。传统的学习多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逐渐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荣辱观,促进学生学习。
第三,選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基础、个性特征等确定合作模式,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灵活运用。
第四,选择合理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对过程的评价关注不足,在合作学习中应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积极的探索过程,进而激励学生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庚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3(3)
[2]方玉清.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