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研究

2015-10-21 19:57郁春雷曹虎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植物造景细部

郁春雷 曹虎等

摘要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指出当前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生态设计的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居住区的植物造景,为今后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生态设计;植物造景;细部;配置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171-02

作者简介郁春雷(1980- ),男,河南周口人,园林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硕士,从事园林设计和绿化施工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4

园林植物的景观艺术无论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创造,经过设计的栽植,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经过实践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逐步形成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前提的地方风格、以文学艺术为蓝本的诗情画意风格、以设计者学识见闻修养品位为基础的独特风格和以师法自然弘扬可持续园林发展观的自然风格[1]。植物造景从最初的建筑附属设计发展到如今的植物景观自然化的重要表现,其配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故营造绿色健康的居住区环境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综合体现,是建造新时期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经之路。

1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研究现状

植物造景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等阶段,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种植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植物,适地适树[2]。植物造景作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向实现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展。就现状来看,针对居住区这种特有环境中植物的布局研究深度不够,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论著多倾向于居住区的绿地环境规划,对功能需求和植物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少,缺乏理论及实践上的总结及提高,所得到的理论成果不能很好地用于指导居住区景观植物造景实践。

1.2城市居住区造景存在的问题

居住区的植物造景应保持景观多样性,才能调节小气候,净化居住区空气,从而发挥居住区协调环境和平衡生态的作用。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居住区植物造景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选择植物时舍弃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来景观形态较好树种,出现植物景观的同城化;植物造景设计时不注重人性化,现场施工与设计方案不符,较大范围的设计变更;养护管理措施不合理,具体的养护过程中工人凭个人经验,缺乏理论技术指导;植物空间布局的功能性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等[3-6]。所以在实践中应该加强地域性本土植物的景观营造,着重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居住区绿化景观配置,突出地域性植被的特色,打造人性化的居住区绿化景观,增加城市居住区的地方特色。

2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要点

2.1设计的内容要健全

居住区植物能够增强小区特色,为不同居住者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居住区植物景观作为景观的软景部分,应与建筑风格及园林风格相匹配,使人们能够在追求各自不同的生活理念时享受舒适的家园生活。在进行设计时,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学理论,设计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并均衡布置各级绿地的服务范围,以乔木为主,构成乔、灌、草、藤本植物类型相搭配组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形成立体绿化,让点、线、面有机结合,使三维绿化量最大化,形成各自的绿地景观效果与功能。

2.2平面布局和立面设计

园林植物的平面布局有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的布局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构图,或者传统的法式规整形的几何布局;均衡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垒土堆砌出自然地形和自由分区,总体均衡合理且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还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以绿为主,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的本身属性,辅以彩叶植物和芳香植物,使其有视觉色彩和味觉变化。

立面设计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设计有机结合,设计中可以结合原有或者人造的起伏地形、建筑小品及建筑第五立面、乔灌木和立体装饰及绿化来塑造立面效果,同时立面设计还要考虑动态的透视处理,取得步移景异的良好效果。

2.3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居住区的植物造景生态设计主要靠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为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居住环境,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植物景观的组合及植物季相色彩的搭配,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采用速生树和慢生树、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并且考虑居住区对植物的特殊要求,选择有花、有果、芳香类植物,避免早衰、寿命短的树种,避免有花粉、飞絮、有异味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的或有毒、有臭味的树木,使得城市居住绿地环境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3案例分析:以苏州市胜浦镇滨江苑动迁小区景观设计为例

3.1方案设计理念

依房衍生,遵循“三元”、“有机”理念进行创作,提炼特性,体现“胜浦”、“滨江”特点塑造精品。景观设计由建筑设計单位多次调整后的总体布局为蓝本依据,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由房到景,逐次推导,在三元“建筑”、“道路”、“景观”三者之间,不动建筑,缩短道路,扩大景观。然后提炼出作为胜浦住宅小区的一些特质——滨水、生态农村原有符号、船型等,进行景观特质的设计以区别其他住宅小区。

3.2设计主题思想

通过对居住区空间和功能的分析,设计出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小区,创建健康的生活方式。空间的区域划分为大型公建外景景观集中区域、宅间的公共空间、入户的标识性公共庭院(灰空间)、儿童游戏、活动场所,为居住区的民众提供了老年人活动、交流场所和家庭综合户外活动场所(图1)。创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完整的散步道体系串联整个小区,单侧人行道体系提供安全、有效的步行方式,欣赏悦目的绿地景观。

3.3植物细部造景设计

总体的配置是营造四季有花的效果(图2),春季的植物主要群落是海棠+樱花+花桃+紫叶李+紫荆;夏季的主要群落是紫薇+木槿;秋季的植物群落是金桂+枫香+乌桕+马褂木+无患子+栾树+蓝果树+红枫;冬季的植物群落是蜡梅+茶梅。高楼南向靠近楼房处尽可能采用落叶、开花、观色叶乔木,渐行渐远后再增加常绿树植。小区东侧沿河植物采用“桃红柳绿”间种组团法。借水借对岸,绿带景观形成优美环境。小区西侧沿浪花路布置常绿乔木(樟)+法冬,平时遮挡马路灰尘,冬季易形成遮风林带。高层楼房的西北处采用耐阴植被,增加灌木量,以遮蔽大量的出户管道井盖。整个小区常绿∶落叶为6∶4,东西向常绿,停车场采用植草与大香樟。

从整体分析,绿化配置亮点为宅间路两侧草坪(而非先前动迁小区的绿篱围边)及灌木,再次为小乔木和大乔木,组成由低到高的层次组团,符合自然特点。两个入口氛围的营造,采用“村前一座小石桥,一棵老槐树,一座土地庙”的乡情符号式设计,隐喻为当地“新农村住宅特性”,采用特型树种植;出户口的“灰空间”院落配置一棵具标志性且造型好的植

物,以形成幢与幢之间的区别;局部采用一些新品种:加拿大巨紫荆、珊瑚朴、蓝果树等,形成一些时空新鲜感。小区南区

围墙建议退5 m,沿滨江路围合,以挡马路灰尘。植物成团簇种植,间或打开视线,以小乔木、开花植物为主,形成春季烂漫的滨江景色。

4小结

著名的景观规划大师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理念,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建立在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科学的立场之上,用生态学指导风景园林设计[7]。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关注环境的生态效益,推动着景观设计朝着更为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除了保证生态效益原则外,造景风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应该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比例,提高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推广应用典型配置模式,丰富绿地景观类型,突出植物景观的群体或量的效果,让点、线、面有机结合,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方案设计,增强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涵,来打造自然的生态系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增加新的亮点,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形成[J].中国园林,2003(9):33-37.

[2] 包志毅.园冶论坛:植物景观的价值[R].2010.

[3] 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等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3):7287-7300.

[4] 吉佩佩,高祥斌,王营,等.滨水植物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學,2013,41(10):4477-4479.

[5] 范云丹.居住区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之我见[J].园林,2013(7):38-41.

[6] 汪明.对居住区绿地实行生态化养护管理的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134.

[7] 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高菲责任校对李岩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植物造景细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加强细部处理,提升物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