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研究

2015-10-21 19:38刘魁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研究

刘魁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势、现状,从机构设置、文献资源建设、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最近30多年来中国高职教育有了质的飞跃。改革使中国由传统农业国发展成为日益强大的现代工商业国家。现代工商业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对多样化、专业性、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渴求,这些需求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使高职院校获得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高职院校三大支柱的图书馆必须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从调整机构设置,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等方面,深化创新图书馆服务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

一、图书馆机构设置

高职教育是伴隨着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孕育而生,并随之发展壮大的。图书馆面临着如何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确定调整自身建设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借鉴普通高校图书馆的模式。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不同,图书馆的藏书量少质低,设备不够先进,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所以不像高校图书馆那样,管理人员众多,藏书类别丰富,岗位分工细致,因而高职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原有模式为基础,逐步建立合理高效的部门机构。比如,设正副馆长负责全馆的行政、业务等工作;采编部负责文献的组织、采访、分编等工作;流通阅览部负责借阅工作,阅览室尽可能大而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节约人力;信息咨询部负责信息开发、读者咨询、文献检索课程、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维护等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读者的文化层次也逐步提高。而许多高职图书馆馆室有限,人员受编制指标的限制,不能同步增加,这就要求图书馆研究各岗位工作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设计适合本馆的岗位,尽量使人员动态地结合起来。比如,可以根据各阅览室不同时间段读者量的多少,相应增减管理人员;内容相近的工作岗位可由技术人员兼任,做到一专多能。

二、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搞好文献资源的建设才能为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从前所有的文献数量少,以中专内容为主,高层次文献不多,有些内容甚至已经失效,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超常规突击采购大量图书,其中必然有一些不适合本馆读者阅读需要、内容陈旧、质量低劣的充数图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馆藏的整体质量。其结果是图书馆增加了采访、编目、上架、剔旧等工作,而读者却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文献。因此,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建设高质量的馆藏,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馆藏文献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本校专业特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的原则。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不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式上注意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规格与普通高校相同,业务培养规格的特点是“针对性”即针对社会职业岗位,要求毕业生毕业时已是职业岗位合格就业人员。因此图书馆在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确定原则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些特点。采访人员应密切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积极主动地与各系专业师生进行沟通,既向他们介绍馆内新资源,又收集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主动了解学校学科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学校教学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抓好重点教学和重点科研文献的文献资源配置,力求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突出重点,实行有限保障。同时注意处理好重点与一般、品种与复本、基础与提高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藏书的收藏等级,逐步形成特色化藏书体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做好重点专业资料的收藏工作:如定期进行读者需求调查;通过借阅统计了解读者阅读动向,聘请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同志作为馆藏建设顾问,开展预约登记服务,及时补充需求量较大的图书等。

(二)馆藏文献结构与读者需求相匹配。

文献资源与读者需求相协调,以读者为中心来考虑文献的结构,从而形成自身的馆藏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规模都比较小,投入馆藏建设的资金有限,在馆藏建设中一定要有一个中心,不能有“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应扬长避短,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上。进行馆藏建设时,图书和期刊根据需要保持合适的比例;高职院校师生阅读外文文献能力不高,外文书刊的利用率较低,文献语种应以中文为主;由于高职院校收集的藏书专业性较强,时效性也强,要注意文献的时间结构,以保证馆藏的新颖、适用,不强调馆藏文献累积总量,而应该重点关心年文献购买量;藏书的学术深度、学术门类,要适合本校师生的水平,以适用为度。

(三)要有个性鲜明的“馆藏特色”。

“馆藏特色”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在馆藏建设文献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并利用已有的历史文献,所处的地域特色或民族特色、学校属性特色、学校专业特点等,逐步形成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馆藏结构与体系。有效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于读者的文化需求、知识积累,最终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比如,我馆位置处于三国文化中的魏都,要以三国文化文献为馆藏特色,收集本地域范围内独有的三国文献资料,形成地方文献,不仅满足用户对该地方文献信息的特殊需求,也可以作为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决策的参考依据。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建立旅游馆藏特色,全面而完整地收集三国旅游图书资料特别是地方文献资料,搞好二次、三次文献的深度开发,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发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信息服务,成立专门的三国旅游文献阅览室。

(四)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合理收藏各类型出版物。

拥有丰富的藏书,是吸引读者的客观条件,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快速增长,电子文献因其方便快捷逐步成为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并在客观上较大地拓宽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图书馆要本着“质量第一,择优采购”的原则,结合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检索方便性、经费状况、馆藏发展方向等因素,把电子出版物作为传统文献的重要补充,逐步扩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立独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在部分领域形成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逐步形成馆藏特色。高职图书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建设数字资源:

1.购买电子文献。

数字资源除了购买电子文献外,还需较高的设备投入,但其见效快,可迅速充实馆藏,提高图书馆实力,这对于馆藏基础薄弱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特别适宜,因此,电子文献应该在整个文献资源建设中占较大的比例。限于高职院校的馆藏状况,应重点收藏一次文献(全文数据库)和工具书电子文献。在收藏数字文献时要注意与印刷文献的合理配合、分层收藏。在使用时要运用海报、培训班等形式广而告之,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2.自建数据库与重组网络资源。

信息时代人们往往不是为了信息缺乏犯愁,而是为陷入信息的汪洋中茫然无措。高职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情况,对现有馆藏进行数字化加工、编辑,形成有特色的自建数据库,这是网络环境下为师生提供的高效便捷的服务手段之一。除此以外,还可以配合学科建设,从网络上收集有用信息,形成数据库,在茫茫信息海洋中為读者导航。

3.资源共享。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资源共享必将成为图书馆共同发展之路。

首先,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文献价格猛涨与图书馆购书经费相对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任何单个馆都无法凭借自身的实力收集齐全所有的文献并提供服务,图书馆之间必须进行分工合作,走联合保障、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其次,网络的普及和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也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成立各种形式的共建共享组织,将各个图书馆联合起来,互通有无,实行馆际互借走资源共享之路。

三、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一)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

管理者应该加强学习现代管理方法,改变过去落后的管理体制,真正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强化全体馆员的危机意识,打破“铁饭碗”的用人机制,可实行岗位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做到人尽其才。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馆员实行不同的激励方法,通过正确的激励措施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二)改革人事制度,引进合适人才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要相应增加。但是受编制等影响,图书馆很难按现有人事制度引进人才。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情况,学校应该改革人事制度,允许图书馆招聘所需技术人员,并按其所在的岗位付酬。同时,在招聘时要严格根据图书馆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以及本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引进人才,注意对信息技术类、图书馆学和外语类等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引进,坚决杜绝关系户引进的“人才”以防出现想要的进不来,不想要的硬塞进来的进人现象。只有建立完善的进人制度,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使用,才能缓解图书馆的人才危机,才能提高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这对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

馆员要加强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自己图书馆工作的最高境界,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工作中兢兢业业、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地为读者服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品格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以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服务和影响读者。

(四)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

对图书馆各岗位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不同的层次,因为各岗位技术要求不同,培养学习的内容就应有所不同,对领导者这个层次,学习的重点是深化知识结构,提高组织和决策能力;对于业务骨干要根据具体岗位特点及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学习目标;而对一般管理人员,则应把学习重点放在提高基础知识理论和应用技能的训练上。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培训班、进修班、学术讲座、业务考察、学历教育等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每年或定期派较强业务专长的青年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培训,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急需专业人才。条件不允许的,可以在职培训、定期开办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短期培训班。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学历教育等。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优化其服务技能,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系统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03)

[2]彭雪芹.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06)

[3]廖金辉.新建本科院校馆藏资源建设探讨[J],情报探索,2005(05)

猜你喜欢
图书馆高校研究
图书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