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提醒我们,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比关注孩子获得了多少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才智的增长,更在于人格的建构,精神的挺立。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而我们任教的品德课程就承担着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作为品德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活用教材与资源,在课堂上播下精神挺立的种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这些例子正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以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自画像》为例,教者给《自画像》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2.敢于展示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3.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三个活动:了解自己的长相,喜欢独特的自己;交流自己的爱好特长,亮出最棒的自己;思考自己的优点不足,成为最好的自己。
课中有一个“说爱好展风采”的环节,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者随即向学生介绍自己任教的學校滨海实小篮球爱好者的特殊本领,他们能让篮球在指尖上飞旋,还能用篮球玩出各种花式,央视5套的篮球公园对他们做过专题报道。同时播放视频。学生的积极性特高。欣赏别人的同时对自己充满期待,在内心深处萌发出一种愿望,并成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这就是活用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给予孩子精神成长的力量。在课堂上播下了精神挺立的种子,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
二、链接课堂与生活,在活动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之花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教师可以把书本内容当作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链接儿童的课堂与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用加法或乘法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用减法或除法让教学活动变得简约,在充满魅力的活动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之花。
比如二年级“成长乐园”主题活动中《我来试试看》一课,教材的“留白”给了教者更多选择的空间,教者紧紧围绕“我来试试看”这一主题,把教室设计成一个活动超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表演魔术、叠衣服、叠被子、做水果拼盘、剪纸、搭积木”等十个项目,活动型的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尝试、探索的欲望。
为了能选出跟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却一直都没敢动手做的事情去试一试,课前教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寻找出孩子们想做但还不“敢”去做的事是哪些?曾经试过但却做不好的事又有哪些?比如叠被子,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儿却是孩子的未知领域。同时,还注意到活动的内容必须是孩子感兴趣,想去试一试的。比如做水果拼盘,但同时还考虑到了安全问题,即做水果拼盘必须要用到水果刀。思前想后,不能因噎废食,生活中的孩子能不接触水果刀吗?于是,教者想到了请两位听课老师现场指导。最终挑选出便于在课堂上操作的“叠衣服、叠被子、做水果拼盘、剪纸、搭积木”等十项活动,在班级里创设了活动超市情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孩子在活动中兴趣盎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尝试了两个以上活动项目,做到了人人参与,个个踊跃。孩子们自主选择,大胆尝试。在尝试中交流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自己大胆尝试的快乐。这样富有“童心”、“童趣”的活动设计链接了课堂与生活,在活动中滋养了学生的精神之花。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三、打通课内与课外,在体验中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注学生精神成长要重视学生的体验,缺乏实践和体验,学生潜在的精神需要将难以变为现实的精神生长。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以《我们的合作》一课为例,学生亲历合作活动过程,体验合作乐趣。
课前课中教者安排了两次制作彩纸链,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六个人,合作制作彩纸链的成果却相差很大,课中合作为什么能成功,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兴奋地得出合作的经验:老师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目标统一、合理分工、互相配合、不忘交流是合作的关键。接下来运用刚刚学会的合作方法开始新一轮的小组合作—帮灰姑娘分豆子,这完全是学生小组内的自主合作的尝试,因为参与,孩子们投入;因为体验,孩子们兴奋,合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更有意义的是在快下课的时候学生利用废弃的纸片拼出了“合作快乐多”的字样,真实地表达了学生合作过程中的感受。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依托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通过不断地体验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鲁洁教授提出的“在课程学习中努力寻求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使儿童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
(作者单位:滨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