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华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今于我院分娩并确诊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48例,按照患者的依从性和服药连续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均配合完成了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24例拒绝治疗或服药频率与量不够,且不能按时服药。对比观察两组结果。结果: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时,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A产后进行抗高血压治疗,随访6个月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
我国大约10%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然而较多患者缺乏对于本病的认识,尤其是产后对本病的治疗容易被忽视[1]。因此,本文选择2013年1月至今于我院分娩并确诊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产后抗高血压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今于我院分娩并确诊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48例,将其按照患者的依从性和服药连续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4例产妇,年龄20~ 40岁,平均(29.4±5.2)岁;孕周37~41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8例;分娩类型: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5例;高血压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9例,单纯的妊娠高血压2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慢性高血压2例,慢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妊娠高血压1例。对照组24例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29.6±6.1)岁;孕周37~40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7例;分娩类型包括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4例;高血压类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0例,单纯的妊娠高血压2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慢性高血压1例,慢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1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接受正规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拒绝接受治疗或不能按时服药,治疗不正规。两组均按期随访。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首选盐酸拉贝洛尔片(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0,规格50mg×40片),每次100~200mg,3次/d,若血压控制不佳,给予患者联合使用依那普利5~10mg/次,分1~2次口服,若无效,则改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98,规格:10mg),10~20mg/次,2次/d,口服[2]。对照组患者拒绝接受治疗,或治疗不正规,服药不能按时按量。
1.3 疗效判定
产后42d、3月、6月以及1年时间进行随访,监测患者血压以及蛋白尿的具体转归结果。其中血压恢复正常是指血压降至 140/90mmHg以下,而尿蛋白轉阴是指24h尿蛋白定量小于0.15 g,尿蛋白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患者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时,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妊娠20周以上的孕妇,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等,严重危害着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危重患者可出现抽搐和昏迷,甚至可导致母婴死亡,危害较大[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产后抗高血压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时,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患者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持续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尤其是6个月后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产后抗高血压治疗,随访6个月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旭,李东野,陈南娥,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9:1557-1558.
[2]黄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意义[J].吉林医学,2013,19:3811-3812.
[3]张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