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农村经济占社会总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因此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必须进行的。此外,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使农村劳动力发生剩余,不得不进行转移。本文首先将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渠道拓宽措施,希望可以给农民工和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思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整体上的提高,但是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当前一些农村劳动力还存在着抱残守缺的思想,他们的观念传统,认为不必转移劳动的地点,依靠传统的耕种就可以达到“吃饱饭,不挨饿”的基本生活要求,这种消极的思想在中老年农村劳动力中还是普遍存在的。而另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则存在着相反的思想,他们虽然具有比较开放的观念,不安于现状,但是他们却存在着好高骛远,对外出工作的待遇要求过高,从而造成了他们不愿意干脏活累活,但是又找不到其他拥有较好工作环境工作的现象。
2)劳动力素质低下
农村劳动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素质低下,他们既没有接受过高等文化的教育,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在面对一些对文化程度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时,他们很大部分只拥有着高中文凭,很难能够满足要求。在一些建筑工地和工厂中,技术是最被招聘方所重视的,但是很多普通的农村劳动者并不拥有这些能力,他们只会基本的一些工作技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普遍的工作是一些体力工作,这很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2、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拓宽的措施
1)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思想观念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帮助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其自身获得良好的收益,因此通过宣传来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宣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目的,一种是通过媒体来宣传,以宣传片的形式在电视上进行消息的传递,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劳动力转移的益处。另外一种是树立典型来宣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比较相信现实的实例,一个成功的典型往往比宣传片更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同时也可以更加容易地转变他们的思想。相关的部门可以利用农村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将取得一定成就的典型聚集在一起,深入农民中间,现身说法,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目前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镇中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综合素质的低下,所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刻不容緩。首先,相关的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基本教育的质量,使农村居民的接受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举办技能培训训练,聘请职业技能专家前来授课,保证接受过完整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都可以达到城镇职业的技能要求水平。最后,还要从思想、生活习惯、法律和政策多方面进行引导,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做好相关工作和服务
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户口不在生活的地方,不仅会使许多政府的福利无法享受,还会导致在遇到困难时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求助,因此政府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使他们可以安心的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其在工作、生活、养老和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其可以正常享受失业、养老和保险等方面的福利。其次,要建立专门的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便利,开辟绿色通道,从而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政府和企业还要对农民工进行适当的补贴,解决其在进城伊始遇到的财政紧张问题,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以保证。
4)制定优惠政策
农民劳动力在面对陌生的城镇环境时,会感到惶恐和无所适从,一些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人甚至会放弃城镇生活选择重新返回农村,而其他继续留在城镇中的人们也很难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因此,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惠政策,激发农民工前往城镇工作的热情。比如,农民工可以在刚来到城镇的几年享受免税政策,即个人收入全部为个人所有,从而刺激其财富的积累。再比如,农民工子女虽然不具有城镇户口,但是他们可以享受教育优惠,从而正常接受教育。还比如户籍优惠政策,农村劳动力的户口可以由本人管理或迁入企业集体户口,任何机构不得私自注销。
3、结语
我国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势必会出现大规模的转移并最终被城镇所吸收。在这一转移途中不仅农民工会出现很多问题,原本的城镇职业结构也面临着冲击,因此相关的部门应该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将这些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化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如何更好地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J].农民致富之友,2014(3).
[2]王福臣,段玉静,王彪.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的主要途径与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3]黄延信.姜文胜.陈晓华.张红宇.李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