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阶保
【摘要】文章结合皖北淮河流域民营造船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民营船厂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皖北船检机构的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船检机构服务民营船舶业、皖北造船业发展措施。
【关键词】船舶;建造;现状;措施
引言
在内河航运业务及皖北船民大军带动下,皖北民营船舶业迅速得到发展,已發展近40家民营船舶修造企业,每年建造船舶400余艘,呈现一片红火景象。但同时也存在缺乏技术、缺少人才,后劲不足的潜在危机。提高船舶制造水平,改变“多而散、小而弱”的行业格局,提升片区造船整体竞争力十分必要。
一、皖北造船企业的现状
皖北淮河片区造船企业共有近40家通过有关部门的评价认定,仅一家为钢质一般船舶二级,其他均为钢质一般船舶三级。建造船舶以普通干货船为主,其中50米以下约占30%,50至60米船舶约占47%,60米以上约占13%,渡船、油船及其他船舶约占10%。受下游船闸宽度限制,建造船舶船长多集中在50至60米左右,辖区船厂所接订单多数为来料加工,商品船数量有限。相当多的造船企业档次较低,造船技术含量低,造船的高技术附加值更低,总体造船水平落后。部分地区船厂恶性竞争严重,利润微薄,与建造中安全风险难以抗衡。
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舶运力严重过剩,融资难、资金紧张影响造船企业发展,银行对小型船厂和船东信任度不足,贷款资金难以落实。船东更新船舶基本向更大吨位发展,水运圈内的民间资本难以筹集,船东要求船厂前期垫资已然形成习惯。故船厂资本实力较强的自然造船订单就多,这就形成强者更强,弱者处于竞争更差的境地。
二、皖北造船企业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片区船厂为采用露天滩涂、整体建造工艺,造船生产效率低下,配套设备认知度低,众多造船企业基本上是“组装厂”。随着船检机构要求,各家船厂已配备剪板机、折弯机,多数船厂铺设了水泥船台,其他硬件设备的投入资本不多,船厂设备比较简陋。铆焊工人技能较低,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如构件装配变形及焊接缺陷。
船厂核心技术和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缺乏专业性技术质检人员,或是挂名的技术人员。船厂由于技术人员缺乏,没有能力设置技术部门,技术设计转为工艺设计这一环节船厂无法实施。船厂现有的质检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不适应目前造船量发展的需求,船厂质检人员目前只能发挥应付船检机构检查的作用。
三、皖北船检机构的技术优势
皖北船检由片区船检机构—淮河船检局执行建造检验,该局在“质量船检、规范船检、科技船检、服务船检”工作思路下,不断提高船检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和船厂建立了良好和谐关系,为扶持皖北造船业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较好效果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淮河船检多年来通过重大技术问题处理,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先后完成玻璃钢游艇、汽车渡船、吸砂船检验任务。在片区开展建造检验专项质量整顿,加强船用产品上船率的控制,船厂的造船质量和安全意识得以加强,造船水平、焊接工艺有了明显提高。
四、皖北造船企业发展建议
一)企业自强是硬道理
皖北片区船厂多为小型船厂,研发能力基本没有,技术人员素质不高,造船工艺水平低下,造船设备不先进,而更关键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识与决心不高,满足现状的居多。企业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招揽人才,改进工艺,提高船舶总包能力,竞标特种商品船,而仅做船体外壳的建造,没有船舶配套产业,船厂利润并不高。
二)抓质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是船厂盈利保证
质量是船厂生存之本,质量可以赢得信誉,产生效益。船舶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可或缺,多年来经验告诉我们,船厂生产事故既影响交船进度,更对船企生存带来威胁,可能一个事故就使船厂一年的收益付之东流,甚至会让船厂就此停滞不前。如采用数控下料、样板或样箱加工、平台对装、胎架总装等控制措施可比较容易地保证质量。
三)加快推动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刻不容缓
船舶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将处在优则更强、劣则淘汰,分化加剧、格局重组的时期。当前,政府正在进一步完善和推动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各项措施,各船厂要抓住机遇,到江浙造船发达地区取经,加快自身结构调整转型,迎接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五、结语
淮河船检与船舶修造界的目标一致,都是围绕振兴皖北造船市场发展壮大,使所造船舶具备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船厂相关部门也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合理可行的工艺和标准文件,人人都重视质量问题,使之服务于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这样,小型船厂就能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制造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船舶产品。
参考文献
[1]黄洁生.《船检机构服务船舶修造业的策略研究》.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第10期.
[2]刘凌云.《论中小型船厂船体建造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大众科学,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