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户的宗教生活变迁

2015-10-21 18:50秦永章
中国西藏 2015年4期
关键词:拉康经文僧人

秦永章

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色林村和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柳村,是西藏两个非常普通的乡村。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法律的保护。我们可以从下例西藏农户宗教生活的变迁作一个简单的考察。

调查点简况

朗色林村系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其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山谷地带,北面临河(雅鲁藏布江),南面靠山,地势较为平坦。当地平均海拔3620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该村村民均为藏族,截至2012年6月,全村总户数161户,总人口779人。全村耕地面积1829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土豆等。

柳村系日喀则地区中部拉孜县柳乡的一个行政村,系纯藏族村落。当地海拔4100米,气温较低,温差大。318国道即中尼公路从村境内通过。截至2012年6月,全村有262户, 1494人。全村共有耕地3348亩,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等。

宗教设施得到恢复和重建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各村庄一般都有庄园主,其宗教生活受到贵族权威的影响,并且基本上多数村庄都有其供施的寺院,另有拉康(佛殿)、佛塔、拉则(玛尼石堆)等宗教设施。寺院及宗教上层在乡村具有较高的权威性。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实行政教分离,上层僧侣的封建特权被废除,寺院权威在民众宗教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宗教活动场所及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随后,西藏重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尊重和保护藏族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前被损毁的宗教活动场所及设施逐渐得到恢复和重建。

朗色林村现有一座寺院,即桑阿曲郭林寺,位于该村东南面的山坡上。据该寺僧人次仁顿珠介绍,该寺建于12世纪初期,系宁玛派寺院。民主改革以前,该寺归属朗色林庄园主,1959年以后逐渐颓败,僧人被迫还俗,“文革”期间几乎损毁殆尽。1993年经该村村民捐资12万元重建,当时修了大经堂及护法神殿,1996年批准开放。现在该寺共有三名僧人,其中最年长的是83岁的强巴。信教的村民们可以随时到寺庙里烧香,平时需要做佛事的时候就到寺庙请僧侣。

该寺现在每月的初十、二十五日有法事活动,主要是点灯、诵经。由于寺院僧人少,加之现在交通方便,村民们去附近较大的寺院如敏珠林寺、桑耶寺等很方便,因此,除了小规模的宗教活动或者替村民进行佛事活动外,寺庙不再举行大规模的佛事活动。

据该寺僧人次仁顿珠介绍,2003年寺院里由扎囊县政府投资4万多元建了文化活动室,并拨付了4000元的寺院维修经费。2012年初,为了落实寺庙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西藏实施寺院“九有”工程(即有领袖像、有国旗、有道路、有水、有电、有广播电视、有电影、有书屋、有报纸),所有费用由政府负担。现在该寺的“九有”工程已经基本实现,极大地改善了寺庙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僧尼的生活质量,也为僧人潜心修行提供了方便。

朗色林村还有“拉康”一处,有平房5间,其中一间是用溪水动力转动的转经轮房,一间是供奉佛像的佛堂,另外三间分别是厨房、库房及庙官的宿舍。据看管该拉康的嘎玛次仁老人介绍,该拉康是1982年重建的,每月的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日来这里转经的老人较多。

朗色林村还有土制的白色佛塔一座,呈圆形,高10米,直径12米左右,白塔周围还设有转经筒,正面设有煨桑炉和经旗杆。该白塔除供村民们转经使用外,还是本村不少集体活动如望果节的始发地。

柳村目前没有寺院。由于该村距离日喀则较近,加之民主改革前,柳村系扎什伦布寺的庄园,因此,即使今天,扎什伦布寺任然是柳村村民前去朝拜的主要寺院。此外,距离更近的萨迦寺以及该县的增寺也是当地村民前去朝拜的重要寺院。

柳村村中央有小型白塔一座,据说是该村村民拉巴为了满足村民平时的转经需要,捐资1万多元于2007年建成的。白塔旁边还有一座小型的玛尼转经房,是另一村民出资所建。

宗教生活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藏族百姓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藏傳佛教。尽管每个家庭的宗教生活存在差异,但就整体而言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家庭宗教活动模式。从笔者调查的两个村落而言,开春天气转暖以后,绝大多数家庭的青壮年男性基本都去外地打工了,家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一般家庭的宗教活动主要由留守在家的老人来承担,其中诵经、朝拜寺院、转佛塔、煨桑成为村民们最主要的宗教活动。

诵经。诵经是藏族老人们最简单也是最主要的宗教活动。这些老人的每一天以口诵经文开始,又以念诵经文结束。平常都是在自家的“却康”(佛堂)一边转“嘛尼”经筒一边诵经,也有人是一边做家务,一边诵经。大多数老人不识藏文,也不会诵读长篇的经文,所以念诵的经文一般都是简短的“六字真言”或“莲花生大士心咒”。每个人诵经的时间长短不一,根据农忙或闲暇程度灵活掌握,但是一般而言,早、晚合在一起,一天至少需要1小时以上。

柳村还有老人们集体诵经的“嘛尼会”,当地人称作“嘛尼措巴”。嘛尼会现有成员44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多为女性,男性只有10人。据嘛尼会管理人员、71岁的洛桑老人介绍,藏历每月的八、十、十五、三十日,嘛尼会的成员们都要集中在村内的“嘛呢康”一起诵经,经文主要是“六字真言”及十二字的“莲花生大士心咒”。村中有人去世或举行特殊法会时,也邀请嘛尼会的成员去村民家诵经,并提供餐饮。诵经结束后,嘛尼会集体会得到100元左右的布施,以及一脸盆的青稞和一块砖茶。

猜你喜欢
拉康经文僧人
山东临朐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
白云深处
佛、僧与三重门(组诗)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结构与症象
人生即修行
从经文翻译策略看景教本土化的失败
有人说过“大他者”吗?
当老鼠变成虎
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