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霞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改良和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MBI、AR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上肢的运动度和灵活性,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强制性运动疗法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4188)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通过限制健侧上肢运动,强制性使用和训练患肢,以此达到训练和改善患肢的目的[1]。近年来,多数专家学者不断研究康复训练方法,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在改善上肢功能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腦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作分析,探讨改良和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30日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4±4.5)岁;病变性质:脑出血18例,脑梗死32例;偏瘫侧:右侧27例,左侧23例。全部患者经CT或MRI证实,可纳入应用CIMT标准[2]:患侧腕关节伸展>20°,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展>10°,动作在1min可重复3次;偏瘫侧肘关节伸展<30°,肩关节外展和屈曲<90°,肩外旋>40°。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严重认知障碍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O5),存在较高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患者健侧穿戴一个夹板,以此固定手和前臂,通过夹板将健侧前臂和手固定在休息位,限制手指和腕部屈曲活动,限制健侧肢体活动,用吊带固定夹板两端,定并置于身体健侧。患者每天固定时间≥90%,指导患者进行塑形练习,塑形前后和中间各5min牵拉和放松练习[3]。在塑形练习过程中,根据患者上肢功能缺损情况、年龄、体质等,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每天可进行6~8动作,如纸杯喝水、拧螺丝、开关水龙头、开关门、电源插座开关、木钉插板训练、勺子或筷子模拟吃饭、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等,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选择项目。训练过程中,可以将动作分解为几个步骤,并给予患者最大的鼓励和支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动作难度,接受平衡、力量、支持力训练,进行刺激知觉活动的游戏和放松技巧,如翻转扑4、下棋、投包等,反复多次训练,每天6h,每周5次,持续训练14d。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不限制健侧肢体动作,但训练时健侧上肢尽可能不予帮助[4]。在mCIMT治疗中,选择最合适患者的2~3个塑形动作,每次30min,每周3次,与患侧限制每周3次、每天5h训练结合起来,持续训练10周。
1.3 评价指标
采用FMA运动评价量表及改良指数MBI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分,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对上肢动作能力进行评估,三项得分越高,表明上肢功能恢复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建立数据库,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对实验数据作处理分析,以(x±s)描述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t检验,在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BI、FMA、ARAT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MBI、ARAT评分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死亡人数为50~60万,幸存患者中,约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6],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不仅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后遗症,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的干扰,直接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缺乏特效方案,只能通过后期康复训练,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方法[7],其治疗策略是对限制患者健侧活动能力,强制使用患侧上肢,为患侧上肢制定科学的塑形计划和反复练习的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分解动作,强化训练,克服患肢“习得性废用”,以此达到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提高上肢运动能力的目的。目前强制性运动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脑外伤、脑瘫、脑卒中、帕金森等疾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据相关研究报道,健侧上肢运动时,大脑对侧中央前回兴奋,强制性治疗能广泛激活对侧和同侧的大脑皮质,进而促进脑内功能重组。由于CIMT需要长时间限制健肢,治疗依从性较低;同时CIMT过度强调患侧上肢单独运动,忽视了与健侧上肢的配合,部分患者康复效果不佳。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进一步优化了健侧限制方式和限制时间[8],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2~3个塑形训练,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ARAT、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上肢运动能力,促进上肢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雪琴,李华桦,吴亚岑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43-44.
[2] 王素珍,黄艺,寇洋洋等.传统和改良强制性运动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23(1):37-39.
[3] 刘永平,王文清,程子辉等.改良和传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6):404-406.
[4] 李俊.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202-203.
[5] 赵巧珍.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灵活性疗效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370-371.
[6] 邓薇,李明.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54-55.
[7]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2):35-37.
[8] 章志超,杨万同,廖维靖等.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6(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