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式的教学策略

2015-10-21 17:21柳志田
速读·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柳志田

摘 要:一谈到数学,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大致是微积分,高中生首先想到的大致是函数,初中生首先想到的大致是不等式,而小学生首先想的就百分之九十九是方程式。这些能让学生“首先想到”的东西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难,一个是复杂。而这些学生觉得难于上青天的模块也就自然而然的会成为教师讲解时的重点。那么对这些模块的具体教学方式也就随之成为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焦点。本文就以小学教育为主,对小学阶段数学方程式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式教学;策略

不少家长常常会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发表“解个方程式还不容易吗?”“连个方程式都不会解,肯定是在学校不认真”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因为他们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成年人来说,不要说区区几个方程式,就是整个小学数学大纲也是易如反掌。然而对于加减乘除尚且还会计算失误的小学儿童而言,方程式的无疑是一个大大的难题。以往都是条件已知,只要通过四则运算得出结果即可,而方程式给出的却是一种逆向思维。即告诉你一个结果,让你去反推某個设定的“x”值。学生一时之间思维难以转过来,就会对方程式产生一种迷茫的恐惧感。而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大有裨益。

一、不忘“过去”,面向“未来”

“过去”指的就是小学生在学习方程式之前所学的一些数学知识,而“未来”指的即是方程式学习及其应用。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联系发展的整体。这一点在我们数学的教育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必然是基于对以往知识点的掌握,且一定还同时关联着其余若干个知识点。

比如,我们在讲授小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这一课是,我们必然是基于《四则运算》以及《小数的乘法》《小数的除法》等课程之上的。如果学生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掌握不了的话,或者是对知识点部分遗忘的话,方程式的相关问题便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在讲授方程式这一问题时,必须先对前面讲过的一些基础性知识点进行简要的回顾。只有学生将以往的知识记住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难度的提高,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什么是方程式,怎样去解方程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忘“过去”,才能面向“未来”。

二、循序渐进,“慢工”才能出“细活”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方程式中未知数的设定,方程式本身的变形以及一系列的求解运算无一不是数学中的“细致活”。每一个步骤的教师教学或者学生实践都需要耐心细致,不可急于求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做到循序渐进,一点点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就比如我们在讲解方程式5x/1=5时,为了求得未知数“x”常常需要对这个方程式进行必要的变形,而不少老师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就会在板书时省去将5x/1=5变形为5x=5的变形步骤直接就写出“x=1”这个答案了,而学生知识水平低,不理解的地方很可能就依样学样只顾着抄下答案“x=1”。这样即使学生们明白1是方程式的正确答案是因为将1带入x后方程两边相等,也不一定能在其他方程式求解过程中顺利得出答案。从根本上来讲,这就是因为一蹴而就的学习方式致使学生们思维不够严密。

方程式的求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由于对一两个简易方程的掌握而养成跳跃式的求解方式,不按照解题步骤,盲目追求速度,只有掌握每一步蕴含的知识点,才能彻底掌握方程式的解答过程,帮助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交流,“方程式”要点查漏补缺

在课堂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同一个问题的讲解不可能照顾到整个班的每一个同学的接受程度,因此也就一定有“一知半解”的学生。如果对学生出现的这种“一知半解”放任自由,则会最终导致学生越来越听不同,直至完全听不懂。这时候教师与孩子在课下形成一种良性交流就十分重要了,这种良性交流的主要形式就是“孩子课下多提问”。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较腼腆,甚至还有些孩子会因为自己没听懂还产生自卑情绪,无论是两者哪一种都会导致孩子不懂也不敢提问。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教育的主动性,主动靠近孩子,与孩子形成交流,为孩子查漏补缺。

四、合理安排作业,“方程”趁热打铁

数学作为作用于我们生活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这种实践性作用于小学生身上则侧重表现为解题的操练,在小学数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外,更要注重课后合理的安排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及时针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精髓。

比如我们刚刚讲解完“12/x=3”这类例题,学生课堂反应相对较好,就应该马上布置好像“9/x=3”,“3x=18”等同类型的习题。在这样的课堂作业中,学生既能够对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做一个实践性的演练,又能够对这些知识的运用做到加强巩固。且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由于解题思路完全来源于学生个人,还有利于教师对单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整个班级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完整了解,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进度的调整。

“方程式”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需要教育者在其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灵活的操作。本文所提及的这些方法不能够只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强搬硬套的在数学课堂上实践,这些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在夯实学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还要根据相关“方程式”的知识点为学生布置练习,对学习进行强化,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时时刻刻与学生进行交流,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让数学“方程式”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

五、结语

小学阶段不存在解不开的方程式,也不存在学不会方程式的小学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去解这个方程式,和怎样去教育小学生学习方程式。我相信,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方式方法实实在在的加以实行,“方程式”也可以变得很简单。

参考文献:

[1]许丽芬.小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7)

[2]杨劲松.谈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 2009(08)

[3]李新.让数学思想滋润学生的心田——“方程”教学实录[J].江苏教育, 2009(3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