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瑛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肺炎患儿在院内治疗期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于本院就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儿科肺炎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新生儿肺炎院内交叉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费用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新生儿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護理方法,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院内交叉感染;护理
新生儿肺炎为儿童严重呼吸道疾病,临床较常见,多因细菌感染等导致,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败血症等)的发生[1]。然而,新生儿肺炎院内感染频发。因此,本文通过对2014年1月至12月于本院就诊的69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方法的探讨,旨在探究预防新生儿在院内治疗期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至12月于本院就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胎龄36~43 周,平均(36.9±4.2)周;足月儿 29 例,早产儿7 例;感染性肺炎31例,吸入性肺炎5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15 例;胎龄35~42周,平均(37.1±3.6)周;足月儿27例,早产儿6例;感染性肺炎29例,吸入性肺炎4例。两组患者胎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维持体温和室温的正常,合理喂养,保持患儿呼吸的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固定好,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影响呼吸,清洁患儿口腔和皮肤等[2]。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预防新生儿肺炎院内交叉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给患儿单独设立病房,或者同一个病房安排同一期患儿,护理人员在对每个患儿进行操作前后更换用品,手部严格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护理,新生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的同时,加强空气流通,每日定时消毒、打扫、整理患儿病房,更换患儿贴身床垫床单,包被等每天定时消毒(高压灭菌),病房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佩戴专用消毒的帽子、口罩和服装,鞋子等。新生儿的食具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流程为洗、刷、冲、消毒和保洁五步骤。对于患儿使用的药物,应严格遵医嘱按量给予,吸痰、插管等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的口腔和喉部粘膜,操作前后器具严格消毒[3]。
1.3 疗效评价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住院时间、费用和院内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院内交叉感染可使患儿疾病进一步加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害患儿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加大对交叉感染的预防,可提高治疗效果[3-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4.85%),观察组住院时间、费用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防交叉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新生儿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莫兰.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32:51-52,57.
[2]李春梅.浅谈6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205-206.
[3]李静.防止新生儿肺部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4,9:41-42.
[4]邱丽红.预防新生儿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