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高铁建设的发展,只有做好高铁的建设工作,将高速铁路网加以完善,才会更加、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才会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生活水平。本文对高铁施工组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高铁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实施高铁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铁施工;组织管理;注意事项;质量;标准化管理
高铁的快速发展带给了人们便利,但也因质量管理的问题引发一些惨重的列车事故,例如我国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不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还给事故家属带来了不可挽救的悲痛,因此高铁的质量管理牵扯着人们的心。基于此,以下就高铁施工组织管理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标准化管理进行探讨分析。
一、高铁施工组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高铁施工涉及工序多,施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多工序平行或流水作业,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高铁施工组织管理需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前充分进行现场施工调查,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特别做好综合接地布线,以及电伴热和消防管路防寒保温施组设计,并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严肃性。(2)路基病害大多与水有关,高铁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排水。尽量控制使施工过程中路基地下水位的稳定,并保证路基不被冲刷和浸泡;做好雨季施工措施并落到实处;做到排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综合利用。(3)加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特别是预埋设施的埋设时间。做好电缆沟及接触网支柱施工,避免出现大面积、大深度的反开挖,使路基的均匀性受到严重破坏。(4)加强原材料的检验。施工过程中,重点加强各种原材料的检验,例如级配碎石、河卵石粒径配比及强度和水含量检测,不合格材料及时清除出场。(5)各种填料填筑前均应进行相关的室内和室外试验,碎石、黏土及少量水泥的碎石坯分层砌筑,取得合理的配合比和工艺参数后,再进行大范围的施工。例如: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其设置标准与路桥设置标准相同。(6)路基沉降观测相当重要,施工中应注意对沉降设施的保护,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避免或尽量减少破坏沉降观测设施。站后经常发现在电缆沟敷设、防水处理、声屏障安装、轨道铺设时,交叉施工,根据施工特点优化工期,合理组织施工,避免由于施工交叉影响进度,沉降观测点一旦破坏后,要迅速恢复,使整个观测过程连续。(7)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已完成段落的路基和预埋设施的保护。(8)施工前应加强图纸复核,特别是要注意预埋设施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明确后再行施工。(9)涉及与施工工程的接口问题,做好详细的交接记录,明确责任范围。施工过程中加强沟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口工程的协调和施工管理。
二、高铁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含义(以GB/T19000-ISO9000∶2000为参考标准)是:为了保证质量,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和控制,让工程更加的协调。高铁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高科技技术作为保障,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让各方得到协调,让技术和资金得到最大化的使用,让建设项目处于稳定的秩序下,这样就可以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让项目的更加安全。进行质量管理可以让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得到很好的贯彻,进而达到期望的质量水平。
在高铁的施工中实施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整个项目的全程都需要严格执行标准。高铁工程在竣工后,是不能将其拆开或者是解体进行检查的。假如发现了问题,也难以包换或者是退回,这是高铁和一般的工业产品的不同处。因此,要想让高铁的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将监督和管理贯彻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标准做好每一步,脚踏实地,做好管理工作。这样才会防微杜渐,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这样就能降低损失,保证高铁的安全运行。
三、实施高铁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1、建立过程控制标准化机制。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是讲标准化的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形成施工项目过程管理标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管理,以达到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规范和控制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抓重点,抓整改,抓样板。
2、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体系。为了能够让高铁工程质量可追踪,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追根究底,应该制定施工工程原材料跟踪管理体系。
3、建立见证取样送检的管理体系。为了有效保证高铁施工的质量,国家建设部出台相关规定,必须对工程材料、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结构工程的受力钢筋、承重墙体的砂浆试块等进行见证取样。
4、设立施工技术的交底机制。施工工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作业之前落实此项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5、设立验收隐蔽工程管理制度。隐蔽工程指的是工程承包后被施工单位所隐蔽的分部、分项工程,在隐蔽前对工程进行验收检查,必须把关好一些已竣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因为所要检查的工程就快要被其他工程所覆盖,不便于日后的检查整改,所以检查隐蔽工程非常重要,一定嚴格控制,避免质量隐患的出现。
6、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机制。施工单位一般都是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建设单位也是根据设计图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不过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前期设计勘察的缘故,地下管线、障碍物、文物以及地质条件等都是不能完全探测出来,再加上建设单位要求的改变,外界自然条件不断发生变化,施工工艺的限制等等都会使得设计发生改变,因此,管理设计的变更在施工质量管理的是非常重要的。
7、建立工序质量交接验收的管理机制。上一道工序必须满足侠义道工序的施工要求,为施工提供条件。因此在各项工序交接之前,应该按照相关的检测规定,对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高铁工程出现质量的缺陷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下道工序的施工必须建立在上道工序合格的基础上。
8、建立检查评比机制。各项目部应采取每日巡检和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的形式,每日巡检针对现场存在的不足、隐患,要求各分部派专人及时整改或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让质量事故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每月不定期组织一次文明标准化工地突击大检查,加大奖惩力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分部、架子队严格执行标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9、建立人员资金的监督体系。高铁建设的投入与投资的金额都相当巨大,关乎到国家的交通建设问题,巨额的资金投入一定要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一旦监管不善,就会有不法分子为了利益挺而走险,因此资金、人员的监督管理必须落实到位,也是整个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若资金被贪污挪用,工程的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从而高铁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资产安全。
结束语
高铁作为交通标志,能反映众多高新技术的集合。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均已运用、发展高速铁路技术,高铁己经成为了许多国家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梁晓光,卢华全,马晓辉.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J].铁道技术监督.2012(4).
[2]邹领权.高速铁路施工动态风险管理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安娜等.高铁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