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2015-10-21 19:56孙延洲
科技致富向导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抗病性稻瘟病

孙延洲

近年来,由于无抗性强的品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若防治不力,将会对水稻生产有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1.水稻稻瘟病症状

1.1水稻稻叶瘟

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均可发生,初期表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生,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病斑有四种类型:(1)白点型:这种类型的病斑较少见,多在感病嫩叶上出现近圆形的小白点。气候适宜发病时,可转化为急性型病斑。(2)急性型:病斑不规则,由针头大小至近似绿豆大小,大的病斑两头稍尖,水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3)慢性型:急性型的病斑在气候干燥等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病斑梭形,外围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的是坏死部,中心灰白色是崩坏部,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稻瘟病的一个重要特征。(4)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部在叶脉间。气候干燥时,多在抗病力强的稻株中下部叶片上出现。适温、高湿时,有的会变为慢性型病斑。

1.2水稻稻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和穗轴或小枝梗上,对产量影响最大。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以后病部向下,向上扩展,长的可达2-3厘米,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

2.水稻稻瘟病发病条件

在有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稻瘟病发生,流行与品种栽培条件、气象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在干燥情况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病组织里的菌丝体可存活一年以上,但在潮湿情况下,经2-3个月便死亡。散落田间、场地或草堆外面的分生孢子或翻埋土中或堆肥中的菌丝体容易死亡,往往不能越冬。因此,带病(菌)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烂牛栏稻草是每年本病的初侵染源。

2.1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籼稻抗病品种多,粳稻抗病品种少,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性也较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不同,以苗期(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以圆杆齐穗后期最抗病。就叶片而言,抗病性随出叶日数增加而增强。水稻品种抗病性大都表现为垂直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少。

2.2菌源数量组成

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侵入稻株后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一次侵染过程,据报道,一个典型病斑在实验室条件下每晚可产生分生孢子2000-6000个,并可持续产生到14天左右。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病菌遇有适宜条件,使潜育期缩短,短期内就能使分生孢子形成和积累数量增大,提供充足的菌源,使再次侵染增多,在有感病品种存在时容易导致病害流行。

2.3气候因素

影响最大的是温湿度,其次是光和风。温度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情况下,分生孢子最易萌发侵入,稻瘟病就易发生。如果旬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稻瘟病就易流行。水稻是喜温作物,在各生长期均要求一定湿度,稻瘟病发生的温度范围较水稻生育期适温范围还广,当遇上阻碍水稻正常发育低温时,病菌尚能生长繁殖,因而降低稻体抗病性,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使病害流行。

2.4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而且也影响病菌繁殖蔓延的生成生态条件,其中以肥水管理影响最大。

(1)施肥。凡过多、过迟偏施氮肥和未腐熟有机肥,使稻株疯长,贪青晚熟,叶片柔软披垂,使稻体内可溶性氮增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又降低了稻体的抗病性,易形成发病中心,往往病害发生严重。

(2)灌溉。凡浅水勤灌,湿润灌溉,适时放水晒田的发病就轻,而长期深灌,冷水浸灌,污水灌溉,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3.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提倡多品种组合,避免品种的长期单一种植。建立合理轮换体系;病稻草处理。有病稻草是稻瘟病菌初浸染的主要来源,病稻草应在收获时及时拉出水稻田,降低初浸染源基数;用病稻草做堆肥或垫圈时,要充分腐熟后使用;不用病稻草捆秧、盖房、覆盖催芽。

3.2合理密植

在保证田间基本苗数的基础上,要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调控水稻长势,严防封行过早,田间郁闭,湿度加大,降低水稻抗病性。

3.3水肥管理

水稻蘖肥要早施,严防穗肥施用过迟,后期植株中游离氮素过多,不利于植株抗病,要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N:P:K=2:1:1.2~1.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硅肥用量,扩大机械施肥面积,提高施肥均匀度,增加叶片和茎杆角质化、硅质化程度,增强水稻抗病性。

3.4稻田除草

前期稻田除草不彻底的和插后干的地块,要进行二次除草,以便增加通风、透光、提高水稻抗性。

3.5化学药剂防治

浸种任何稻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带菌问题,因此在播种前须对所有稻种进行药剂浸种消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药种比1∶300。40%克瘟散1000倍液浸种48小时。2%石灰水浸种24小时,洗净后播种;苗瘟、叶瘟。主要抓住在发病初期用药,苗期三叶至本田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叶片有急性病斑应立即打药防治。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g加水50kg均匀喷雾。苗瘟、叶瘟发病初期每亩用40%稻瘟灵乳油100mL。若气象预报将有阴雨天气,还应对未发病地块用20%三环唑进行大面积预防,并适当晒田;穗颈瘟和穗粒瘟。穗颈瘟和穗粒瘟对粳稻产量影响较大,蔓延迅速,极易造成毁灭性灾害,因此要着重在抽穗前进行预防,如发现施氮过多秧苗嫩绿,气温在24℃~28℃,连续阴雨天,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时,容易发病,需要用药2~3次进行预防,间隔期为7~10天。当粳稻孕穗期和抽穗达10%~15%时,各喷药一次,如病情严重,齐穗期再喷药一次。每亩用40%稻瘟灵乳油100mL加水60kg均匀喷雾。施用稻瘟灵乳油田間要有水层。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在喷施防治药剂的同时,每亩兑噻菌灵助剂50mL,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孕穗末期、齐穗期必须用药;花期不能用药,以免影响授粉;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进行;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喷雾时雾滴直径要达到250~400微米,触杀型农药雾滴密度要达到50~70个/平方厘米,内吸型农药雾滴密度要达到30~40个/平方厘米。 [科]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抗病性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蚯蚓粪有机肥的制备及其对不同蔬菜产量和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