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亮
【摘要】五代宋初是山水画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所出现了荆浩、董源、李成、范宽等代表性人物,他们在继承前者优秀的绘画技法中又有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他们对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
【关键词】发展风格;融合;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82-01
宋代是一个文化十分繁荣昌盛的年代,早在建国初期就是重文轻武的,帝王们也都爱好文艺,所以会奖励仕进,一时间人才辈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言论和信仰的自由以及文人的自觉意识都促使了艺术的繁荣发展。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富足生活,作为物质上的交换有利于扩大交流面,促进文化与艺术间的相互渗透和理解。文人画家也开始将比较高的艺术修养深入到生活的感受中,搜集一些奇怪的山峰和岩峦,把对大自然的感悟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当中,这样,从五代山水画的意象性向以写实、写生来表现自然景物的方向发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画中,同时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技法,形成了以荆浩、关同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李成描绘自己所生活的齐鲁风光,范宽勾勒的是置身其中的陕北景色,惠崇表现的是自己所熟悉的江南小景,这些形成了宋代山水画森严的法度和壮美的风貌。在北宋中期以后,郁郁乎文的时代气氛和人文思想使山水画的画风逐渐向生活靠近,各自擅长的山水画流派也开始增多,使山水画的主题也更有生活情趣。
荆浩,字浩然,自号洪谷子。荆浩在太行山隐居,所以他自己对山川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总结了一系列规律。他在《笔法记》中说“凡树万本,方如其真”,“搜妙其真”,这就是师法造化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就是他隐居山间生活而得出的。他所作的《匡庐图》画中的山峰高低起伏,瀑布飞流而下,汇聚成溪流,山中的道路迂回曲折,山下又有庭院,有松树有小桥,有行人在行走。整幅画面气势十分的磅礴,又有行人院落体现其生活情趣。可谓是在大势中又有更耐人寻味的小细节。
五代末期宋代初期的关仝继承并且发展了荆浩的绘画风格,他们一起奠定北方山水画派的基础,在绘画历史中称为“荆关”。他的绘画自成一家,也就是“关家山水”他所画的关峡一带的山峦,气势雄宏,石如刮铁,树木有枝无干,用笔十分老辣苍健。他十分喜欢画秋山寒林,渔村野渡,文人隐士,让人感觉置身其中。
董源,字叔达,后来人们称为“董北苑”。董源的山水与王维比较相似,着色像大小李将军,景色富丽堂皇,颜色浓重,并且和勾皴相结合。他还喜欢用批麻皴和点苔莱表现山峰的晦明和云雾缭绕。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线皴出山峰与彼岸,他的线不是很长,圆浑,有聚有散,浑点中参杂的破笔和干笔,表现了江南水色的烟雨蒙蒙,草木丛生的感觉。董源也很重视人物形象,虽然体积很小,但是画的十分精致,一般用青、红、白设色,把画面烘托得十分的雅致,极富文人审美气息。
除了董源,还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巨然。巨然师从董源,专门画的是江南之景,他还创造了大披麻皴。在入宋后受北方画派的影响,开始描绘高大的山川。《万壑松风图》山峰重重叠叠,水雾缭绕,楼阁横跨,景色清静幽雅。元代四大家和明代的吴门画派都尊奉董源和巨然为典范,明代末期南北的评论者虽然都尊称王维为南宗的绘画鼻祖,但其实却是有“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钟王,舍此则为外道”,的说法。
北宋的李成,字咸熙,出身于唐朝的宗室。他广读经文历史,能作诗,擅长弹琴,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极富修养,在宋代很有名气。他的生活经历十分坎坷,迫于环境的改变,李成的画有一种“近视如千里之远”,呈平远视构图的特点。他描绘的北方的寒林,山川和石头十分浑圆,其中他独创的“卷云皴”使寒林中老树董形象苍劲挺拔,因此给人一种生机蓬勃的感觉。郭若虚评论其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有层次丰富的墨色,表现烟云雾霭的朦胧之感。他的《层岩丛林图》松树苍劲挺拔,山水圆浑,呈现出了一种清静、淡雅孤傲苦寂的境界。清安歧说:“以水墨作平远之景,位置奇逸,气韵深厚,树木屈,坡石苍润。”这就是李成的作画特点吧。
最后还要提起一个人就是范宽。范宽,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人,出生在五代末期。范宽为人十分大度,一派豪情,喜欢喝酒,对世间无拘无束。他居住在山中,观察其自然的情趣所在。他所作的山峦和石头,用笔雄厚老辣,用碎而健硕的雨点皴画出岩石的质感,自成一家。他所画的山峦,雄伟挺拔,磅礴壮观,让人有一种压迫感,感受到其山的壮阔,与李成的山水有截然不同的感觉。范宽的《雪山萧寺图》,表现了被大雪覆盖的深山,虽然他的皴擦不是很多,但是却十分的苍健有力,用墨色晕染出灰暗的天空,更加突显了雪山寒气逼人的感觉。范宽的山水在荆浩的北方山水上不斷发展,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李唐及南宋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画鉴》云:“董源得山水之神气,李成得体貌,范宽得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而为百代师法。”所以,董源、李成、范宽对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他们对自然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体会。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大多数都是以水墨苍劲的风格为主,但是乖巧整洁的山水画风在南宋的中期又再次得到发展,这其实是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融合而形成的青绿山水画,这也表明了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和发展不用多刻意,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总结和提炼,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多年的积淀的文学修养,自己的风格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但做主要的还是要写生,大自然是最好的、最丰富的素材。我们只有走近大自然,大自然才会融入到我们的画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