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的效果评价

2015-10-21 18:15许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综合护理

许夏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内容包括加强气管插管护理、补高浓度钾、体温监测等,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儿体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体重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儿体重水平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加体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低体重水平的概率不高,但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加上婴儿先天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不但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更影响手术方案的实施和效果,因此做好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护理角度促进和帮助其改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1]。笔者近年来尝试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

1 h~30天,平均年龄(18.9±5.2)天,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基础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内容如下。

气管插管。护理导管选择依据患儿身体状况来定,插管前测量插管距离门齿及鼻尖的长度,预防插管过深、过浅,避免无法达到效果或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透视下了解插管位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及胸廓起伏状况,结合其他生命体征检测判断患儿的呼吸状况。

高浓度补钾。密切监测患儿的血钾浓度,遵医嘱给予高浓度补钾,在补钾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体温监测。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各项生理机能在体外循环的影响下,术后容易发生反跳性的体温升高或体温降低,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干预措施,例如患儿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则可采用冰枕降温,体温降低则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注意做好四肢保暖,加强病房巡视,密切监控体温,避免体温短时间内改变过大引起抽搐等状况。

并发症。预防术后患儿易出现的左心衰、肺部感染、肺水肿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儿在术后易出现左心衰竭现象,因此要进行微量泵补液,注意调节泵速,避免输注速度过快影响患儿的心脏功能。严格控制和记录患儿的出入量,当单位时间内液体摄入量≥100 mL时要及时给予利尿剂,预防左心衰竭。护理操作的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皮肤,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预防低血糖,定期监测患儿血糖,实时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为预防低血糖诱导的代谢紊乱或低血糖昏迷,要及时静脉输注营养[2]。

动脉置管出血预防。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动脉置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良好,一旦发现松动情况及时加固,避免接口处脱开出血。加强对患儿动脉压波形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刻反馈给值班医师进行处理。

喂养安全。由于气管插管及麻醉药物的应用,患儿一般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故要对患儿喂养安全予以重视,加强营养供给,重视和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对脱机5 h的患儿要及时给予少量饮水,切忌勿直接喂奶,应在患儿出现呛咳反应后再改为流质饮食,对于脱机后仍存在恶心呕吐、腹胀的患儿则要适当延长禁食时间。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体重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体重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体重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文献[2]统计显示40%左右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新生儿期处于危重状态,而其中60%死亡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体重现象,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易发生难以纠正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高,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做好此类疾病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3]。

潘晓兰等[4]的研究表明,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术后监护十分重要,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是确保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条件。综合护理措施是将患儿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因素均考虑在内,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全面针对患儿的需要进行护理[5],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护理后观察组的体重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提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加强患儿的营养供应,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也能够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面保障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减轻了患儿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晓兰,王海霞,张 静,等.护理安全管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

18(5):73-74.

[2] 穆 英,王建明,劉素然,等.小年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监测及特殊护理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4):498-499.

[3] 王海霞,潘晓兰,李秀红,等.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6):2433-2434.

[4] 潘晓兰,张 青,李秀红,等.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脱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4):1256-1257.

[5] 李 娜,周 红,张翠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3,

15(2):355-356.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综合护理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右腋下小切口行小儿先心病手术后气胸发生的外科治疗
先心病术后ARDS患儿肺复张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