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语境下的世俗化理论探析

2015-10-21 18:09张岩
学理论·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本土化

张岩

摘 要: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建设性,但同时又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甚至他本人都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但是,现在多元的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又都是通过与贝格尔的对话受到的启示。本文从本土经验的角度尝试性地对其世俗化理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贝格尔;世俗化理论;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16-02

社会学作为一种多重范式的科学,针锋相对的争论并不罕见,这一点在市场化理论和世俗化理论的相互攻讦中显得尤为明显。作为一种饱受争议的研究范式,从中国本土视角对世俗化理论进行审视很有必要。

一、世俗化理论的提出

随着二战的结束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的式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学的理论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现象——宗教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该现象的研究,使得社会学逐步走向繁荣。在经典社会学家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宗教社会学范式便是世俗化理论了。

韦伯认为社会是具有一种时代精神(zeitgeist)的,并且人类社会已经处于一个理性化的时代,进而他提出了“祛魅”。这一理论很难让人不与宗教这一现象产生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经济的进步,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发趋向边缘,这便促成了世俗化这一概念的提出。

美国社会學家Cox在《世俗之城》中指出:“人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庇护中解放出来”,并最终提出世俗化这一概念。虽然其本意指的是天主教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统治者,或者教职人员从事世俗性的活动,但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所涵盖的范围便越来越大。这一概念曾一度被无限地扩大,其含义甚至包括传统的行业对其他行业进行渗透。但最终在社会学情境下,它被稳定在宗教对社会和文化的整合功能不断减弱这一特定的含义上。

席勒尔在《经验研究的世俗化概念中》提出,宗教的世俗化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宗教所表现出的制度和象征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其极致便是无宗教社会;第二,相对于彼岸世界,人们更倾向于关心“此岸”,宗教便更倾向于“入世”;第三,社会摆脱宗教的束缚,宗教成为一种“私人化”的行为;第四,以往被认为建立在宗教上的行为、知识等变成了人类的责任和创造物;第五,世界越来越变得可以被人类控制,而非某个超然的“造物主”;第六,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其实这一系列转向蕴含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蕴,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自然和世界,并且能够更主动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市场经济变得空前发达,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稀缺资源”的关注上。这两方面对于宗教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在“宗教——信仰者”这一对关系中,科学削弱了宗教的解释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让信仰者的热情冷却了下来。换言之,宗教最显著的特征——“神圣性”“神秘性”被削弱了,人类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揭开了宗教“神秘”的面纱,部分地剥夺了宗教的话语权;“经济至上”的思想挤占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二、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

在对世俗化的种种解释中,贝格尔(PeterLBerger)的理论独树一帜,甚至在社会学语境下将世俗化理论和贝格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宗教社会学中,有两种最为基本的范式:一种是贝格尔为代表的世俗化理论,另一种是斯达克和芬克的市场化理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化理论是建立在对世俗化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上的,而贝格尔在晚期又吸收了市场化理论,推翻了自己以往的理论。

贝格尔一方面认为在客观上,世俗化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一现象是历史性的。他的理论主要建立在对西方基督教社会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他认为信教对于天主教的删减使得这一信仰仅仅保存了宗教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那部分,亦即对繁复的仪式和形式上的宗教行为进行了改革。通过上文的论述,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宗教的“神秘性”进行了弱化,这也就直接导致贝格尔得出“基督教就是自己的掘墓人”这一结论。在这一点上,贝格尔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韦伯的思想,即新教是世俗化的先锋。

在社会秩序方面,经典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实在物,其具有客观的法则和规律,人们在生活中是按照这些法则和规律行事的。在传统的宗教社会,基督教和教会对这些法则和规律是有着最终的解释权的。贝格尔认为一切传统社会中的秩序都具有某种神圣性,人们生活在这种神圣秩序的保护下,或称其为“神圣的帷幕”。如果说这个帷幕是宗教对社会的一种“功能”的话,那么在这一点上贝格尔是沿着涂尔干的路继续走下来的。伴随着基督教对于这些法则和规律的解释力下降,其就有的“神圣性”也便随之降低。

从经验层面对世俗化的论证中,贝格尔从看似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中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即基督教在欧洲和美国的发展。在欧洲,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参与的频率也呈下降趋势。而在美国基督教的发展虽然很繁荣,但对于一些核心理论的接受程度却变得很低,即宗教变得更具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为子女提供一种道德楷模的意味。这其实可以理解为欧美两地分别从“神圣性”和“神秘性”两方面对宗教进行了“祛魅”。从宗教的社会功能角度看,在欧洲的情况是数量层面的,信仰者变少了、参与频率降低了;在美国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是质量层面的,即人们宗教的依赖程度变弱了。

贝格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为宗教对于世俗性处于一种两难的抉择,要么适应这种趋势,要么坚决地予以抵抗。这种抉择不但包括教义方面,也包括宗教组织方面。在这一抉择中,宗教选择的是适应社会,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调适,但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这会加剧宗教的世俗化,直至消失。

三、本土视角下的世俗化理论

社会学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注重社会学的中国化和本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对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适应性的调适。其中原因很多,主要是: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通常都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构建起来的,而中国自身有着独特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变迁中,很多问题也需要用“历时”的眼光去看待,等等。事实上在对世俗化理论的理解上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中有几个核心观点值得注意,但作为一种建立在西方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在中国是否具有适应性或适应性是否很强是值得讨论的。那么运用本土研究的经验对其理论进行对比或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外在化”。贝格尔认为人通过其肉体和精神活动,不断地将自己的存在倾注入这个世界的过程便是外在化。这是贝格尔将理论构建在历史视角下的体现。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未完成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他认为人类的发展需要一种稳定性作为保障,而这种稳定性则是人类自身所创造出来的,这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从社会、文化中获得保障,同时人也在构建着社会和文化。用贝格尔的话说,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造就了世界,也造就了自己”。这一论断显然是基于基督教“创世”思想的,而东方宗教则对“创世”却有另一种理解。佛教认为佛陀并非创世主,而是觉悟了真理的人。在世界的起源方面,佛教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因缘际会”;《道德经》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东方宗教对于世界起源的看法更倾向于哲学层面,这就使得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为广阔的解释空间。

第二是“客观化”。他认为外在化过程中的产物达到一种实在,这种实在又外在于它的创造者,进而成为另一种与它的创造者对立的事实。从中可见,客观化是外在化的结果,人类将自己的思想投映在外部世界,最终使得投映的影像成为一种事实,在西方世界这便是“神圣秩序”。在基督教语境下,人是被动的、有罪的,只有不断地赎罪才能到达彼岸世界。而东方宗教则更为灵活,从佛教的角度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是通过虔诚的信仰和行为也可以消解这些业障。道教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总体上说,東方宗教更倾向于认为通过对宗教的信仰会产生智慧,这种智慧会使得人们了解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并通过合乎规律和秩序的一些行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那么在客观化的过程中,创造者和客观化了的“事实”在东方宗教中表现出来的是更强的互动性。

第三是“内在化”。贝格尔认为社会作为人类意识的创造也有着自己的力量,人们在认识到了这种力量之后,又反过来将其视作内在于自己意识中的存在。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社会和文化,然后将其视作一种独立的客观物,然后又开始对这种“客观物”进行理解和吸收。在内在化过程中,由于东方文化的多元特性,事实上宗教也一直处于被阐释的过程。换言之,类似于新教的产生这种世俗化现象在东方宗教中是一种常态,很多佛教信仰者认为佛教是一种“唯物”程度很高的宗教这一事实便是极好的旁证。

第四是“合理化”。贝格尔认为合理化是解释和证明社会秩序合理的、在社会中客观化了的“知识”,是用来回答秩序的原因的。合理化首先要具有客观性;合理化论证的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合理化的论证具有“前理论”的特征,而非单纯的论证。宗教在合理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它能够设立一个不变的、终极的基础,这个基础是给定的、无法改变的。用贝格尔的话说这是“把社会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视为微观与宏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在东方文化中甚至走得更远,认为“因缘和合而生”“身国同治”“治身如治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那么合理化过程在东亚社会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客观化、外在化、内在化关系,厘清这一关系则不是本文能够探讨的了。

第五是“多元化”。贝格尔认为多元环境的影响并不限于宗教的社会结构方面,也关涉宗教的内容,涉及“宗教交易所”的产品问题。“多元环境引进的是一种新型的世俗影响方式,它对修改宗教内容所起的作用,比起那些陈旧的方式来,也许更加有力——这就是消费者的喜好这一动力。”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贝格尔一语中的。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导致的宗教层面的多元化其实更接近于消费社会学,宗教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身面貌,以往宗教中的教条和一成不变逐渐地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趋势造成了宗教样式的增多,以往的宗教派别分类对于现今的社会来说开始变得缺乏解释力。在多元化的另一面,其实造成了宗教的同质化。其实这种趋势在中国历史上的三教合流中也已经有所表现,儒释道互相攻讦又互相吸收,很难说是让宗教更多元了还是更趋于同一了。

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建设性,但同时又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甚至他本人都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但是,现在多元的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又都是通过与贝格尔的对话受到的启示。宗教社会学的中国化发展也必将通过本土经验与世俗化理论的对话得到有益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美]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美]杨凤岗.宗教世俗化的中国式解读[N].中国民族报,2001-01-08.

[3]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2002(6).

猜你喜欢
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慕课及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融合对策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灰色化呈现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