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

2015-10-21 20:03王春艳白二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症状

王春艳 白二丽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护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商丘医专59名护理教师及61名其他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教师SCL-90各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其他专业教师。结论护理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且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29-01

护理专业教师是护理队伍中的宝贵人力资源,但长期以来,一直都面临着护理师资力量薄弱的困扰,由于护理师资不足,在某种程度对护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相当多一部分护理专业教师身兼护士与教师双重身份,身负双重的压力,辛勤耕耘在高等护理教育的第一线。教师心理素质和教学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效果息息相关,教师是否心理健康、是否具备完成各种职能的健康体质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对护理专业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她们的应对行为,为增进其整体的健康水平,采取心理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商丘医专护理系专业教师59名,女性,年齡23~50(35.00士5.24)岁。其大专及以下学历者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50人。助教31人,讲师24人,副教授2人,教授2人.另选择本单位其他系专业教师61人,做参照人群,均为女性,年龄25~55(36.00士3.22)岁;助教32人,讲师27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本次调查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每项症状按1~5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另外针对9个基本因子附1个开放式问卷,调查其主要表现。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护理专业教师组59份,其他专业教师组61份,有效回收率98.36%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SCL-90评分比较见表1.

2.3两组TCSQ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护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专业教师。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①、工作压力大,让多数教师长期处于焦虑状态;②、学生中的厌学、网瘾等现象增多,增加了教育难度;③、繁重的工作让一些教师出现家庭问题;④、年轻教师之间竞争激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医护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不仅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还要为以后临床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可对于大多数的医学类高专院校来说现状不容乐观:招生数量相对较多的专业就是护理专业,每届招收护生多,但护理教师相对不足,长期负荷工作,是导致护理专业教师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的最大根源[2]。

3.2护理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护理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将会导致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现代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关心,而且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这就要求社会和家长要给护理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尽量避免护理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护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他也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护理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引导护生的行为,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使学生失去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综上,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社会和学校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师个人则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内部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2]SellickK,KanitakiO.Acomparisonoffacultyandstudentperceptionsofclinicalnurseteacherbehaviors[j].TheAustralian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9,9(1):3-8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原来我们都有病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