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桑运川 王健国 孙荣山
摘 要: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且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涉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价值观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建设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指出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者应联合社会、家庭、大众传媒等共同承担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责任。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90-02
价值观的内涵属于意识范畴,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涉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直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一、多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课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价值观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随之不断调整。战争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是激进的,抗日救国热情空前高涨,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广大青年学生为挽救处在濒临灭亡的国家,学生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己任,将“国家兴,我兴,国家亡,我亡”作为口号,形成一种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的价值观;这个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是感性的、冲动的、纯粹的、奉献的,这种爱国主义价值观在当时显示出了空前的号召力、凝聚力。
和平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变化,依次为:(1)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下列特征:改造社会的冲动增强;自我失落与玩世不恭;注重实用与偏于功利。此时我国处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时期,高校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左”的思想对其价值观的影响,学校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拨乱反正。(2)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是价值多元与实效具体阶段,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重功利享受、轻理想追求;政治意识弱化等。这一阶段,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不断取得进展的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此后邓小平理论日趋成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形成。把祖国的未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与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起来,成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要求[1]。
由此看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的党中央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了价值观教育,更加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实践和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促进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价值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冲击传统价值观模式。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学生能从各种途径搜集到信息。这给教育者的工作带来了挑战。無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完美联合,手机功能除了具备通讯作用之外,已日益向大众传媒工具发展。这一发展催生了大学校园的一大奇观:走路、吃饭、上课、入睡前等等,大学生无不“手机在握”。“拇指文化”悄然在大学生中蔓延,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仅就手机联网一项来看,2013年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们国家的手机网民人数已经有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网民总数比已升至81.0%[2]。
然而,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比如,个别学生甚至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部分或全部寄托于网络世界,一些学生因此会产生焦虑、苦闷、压抑、自卑、孤独等思想情绪。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拇指文化”既适应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又绑架了大学生,让学生对手机欲罢不能[3]。
其次,社会风气日益混乱影响价值观养成。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处于这样的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深刻的变化,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竞争中压力增大,他们因不适应这种挑战而感到迷茫,失去正确的人生坐标,走向思想认识的歧途。比如,有些学生在参加了党校学习后无故没有参加考试,在情况说明中他写道:“当初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我压根不知道入党是什么就跟风随大流地交了,随着渐渐的了解,我发现自己入党完全没有必要,徒增一些烦恼。我极度厌恶目前官场的那一套,说空话办不了事,对于那些形式主义,我想说‘NO”。这些错误的社会坏风气无孔不入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处在社会文化冲突的最前列,错误的社会思潮占据主流时,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明显的干扰,使之向消极方面演变。
最后,自我管理能力严重缺失阻碍价值观培育。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高考,故当他们以天之骄子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刻苦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高校里没有班主任每天严格督促学生学习,整个学习氛围是宽松的,不少学生因没有约束而缺失自控力,在学校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走到退学的一步。所以面对这种问题学生,在找完家长谈完之后,基本上老师这边也无可奈何、听之任之了。对于这批特殊群体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建设中融入多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美丑鉴别能力,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既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又是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面对这些挑战,高校思政建设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应从大众传媒、社会实践、教育载体、典型引领等四个方面加以推进和实施。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发挥社会思潮的导向作用
随着现今世界信息技术传播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表现出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功能,“大众传播把文化传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享有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4]。因此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流价值观,目前我院充分利用电气之星评選、先锋党员及最具影响力毕业生的评选,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树立人生价值的路标。
2.充分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促进价值观教育的知行统一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检验自身价值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5]。因此要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广泛接触社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和民情,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扩大视野,增长才干,通过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增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充分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建设和谐校园
贺敬之先生说:“校园文化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歌曲、一本书,能够影响我们一辈子”[6]。这句话里的一首歌、一本书就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同样可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比如,通过“时代、使命、青年”主题教育活动,以图片展、思想大讨论、主题明辨会、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价值观教育在学生思想中的印象,让他们觉得价值观教育,实实在在存在学生们身边,将价值观从纸上进入到青年学生心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充分深化青年典型引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树立人生价值的路标。利用电气之星评选、最具影响力毕业生、先锋党员评选等活动,让榜样的力量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依托学生干部骨干的桥梁作用,成立“学班共建小组”以及“团干之家”将学生与系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从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榜样的引导作用,实现以先锋形象示范同学、以精神实质带动同学、以模范作用引领同学。
参考文献:
[1]李青青.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经验[J].党建视野,2013(1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4-06].http://news.xiiihuanet.e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3]张秀娜.“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庄汉文.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校园文化的建构浅议[J].经济师,2003(1):112.
[6]肖甫青.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