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摘要:创业、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是新时期下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核心指标,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和确保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创业创新是新时期下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使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1]。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输送技术人才,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向市场,找准定位,办出特色。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关键阶段,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要逐渐向创新型模式转变。2014年11月20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杭州举行,李克强总理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也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互联网突破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保障公平的社会变革。”2015年3月3日至3月1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刻认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创新理念,将创业创新教育摆在国家长远发展的层面,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创业创新是高职教育保障就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就业结构化矛盾突出,高职院校处在就业的第一线,学生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发展创业创新教育,培养思维活跃、观念新颖、基础扎实的学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2]。要逐步使毕业生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实现就业,还能够创业,创造岗位,具备“造血”的能力,成为解决就业难、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
2.创业创新是高职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3]。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手段必须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择业和多工种择业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创业、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3.创业创新是实现高职校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融合剂
高校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学校的自主产业、科研成果不断更新高职院校的培养理念,通过从理念到实践操作验证教学效果,从而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避免学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高职创业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轻创业创新理念培养
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但现实是高职院校长期以就业为主要目标,其教学管理本质上一直没有跳出中学教育的窠臼,重视对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强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的管理,学生顺利毕业参加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核心考核指标。学校领导与教师紧紧围绕就业率这个指挥棒,忽视了学校培养人、塑造人的根本目的——完善之人格,独立之精神。在校学生无法发挥特长,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创业创新的激情。这不仅仅是受体制等客观因素所限,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髓。
2.重实践,轻理论,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高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围绕就业为核心,轻理论重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能力培养脱节。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没有理论功底无法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创新思维无从谈起;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积累就无从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可行性。目前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过度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缺乏理论学习,而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如绘画、音乐等往往得不到重视。
3.师资建设滞后,缺乏创新型教师和创业培养基地
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教学条件上都先天不足,发展较为缓慢,在创业创新新形势下,这一弊端进一步放大。一是缺乏创业创新型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没有优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创业创新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并不具备最基本的创业创新型教师队伍。二是实践基地陈旧落后。很多高职校由于资金不足,一些教学设备无法及时更新,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无法及时教授给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很少有孵化产业基地供学校师生实践,无法积累足够的经验创业,这是很大的缺憾。
4.教材陈旧落后,缺乏创业创新类的教材
一是创新创业类教育资源匮乏。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材都是书本教学,且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没有特点,空洞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手段上,采取互联网、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内容不新,信息量有限,效果并不好。二是创业创新教材与学校专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创业创新类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科特点,与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不兼容,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三是创新创业教材难以适应师生互动的创业需求。创业创新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因此,创业创新教材必须要通过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如何把握商机,创造机会;掌握创业流程,管理技巧,以及面对问题,如何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提升创业实战能力,而现在的创业教材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三、对策建议
1.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将创业创新的理念深入到教师队伍头脑里,要将创业创新理念灌输到每一位学生的血液里。学校要在政策层面激发创业创新,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在经费上要多向一线教师倾斜,对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上有重大创新成果的老师进行奖励。在课堂教学上要突出实践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大胆想、大胆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要加强创业创新师资力量的建设
对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讲,缺乏创业创新型的师资骨干力量是一个普遍现象。对此,可以借鉴美国许多名校的做法,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同时,学校要下大力气培养在校教师,挖掘具有创业创新潜力的教师出国或到国内知名院校深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可以与相关企业、高校联合办学,取长补短,丰富教学经验。
3.要重构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精心安排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在保障专业课程和必要的公共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定期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学者来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积极宣传创业创新典型案例,普及创业创新知识,激发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4.要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教材的编写
高职教材要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特点,易学易会,易上手。教材内容要达到理论浅显易懂,应用型知识具体易懂的目标。在教材编写上最好按照不同的技术工种进行专题编写,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以及技术经验丰富的工人参与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 包永平,胡炜,孙林法.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面
临的新任务[J].高等农业教育,2005,(4).
[2] 周卫忠,赵源源,姚永卫.试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
的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