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新
摘要:目的 : 脑梗死病例46例治疗。方法: 脑梗死后再灌注“时间窗”的溶栓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临床治愈无肢体瘫痪40例,占86.9%,轻微肢体障碍 5 例,占10.8%,未愈1 例,占2.2%。结论 :恰当的应用溶栓及其他治疗方法,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康复,防止脑功能紊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 诊治 分析 讨论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2013至2014年,我科收治46例脑梗死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40-85岁,平均58岁,大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临床治愈无肢体瘫痪40例,占86.9%,轻微肢体障碍 5 例,占10.8%,未愈1 例,占2.2%。
1.2 临床表现:入院时在安静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有肢体麻木、乏力、眩晕、语言不清等TLA前驱症状。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大多在发病10余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除脑干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外,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
1.3 辅助检查
1.3.1头颅CT:多数脑梗死病例在发病后24小时CT不显示密度的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如梗死灶体积较大则有占位效应;出血性脑梗死呈混杂密度改变,如病灶较小或脑干、小脑梗死CT检查可不显示。部分病例病后2-3周(亚急性期),梗死灶处于吸收期,此时,因水肿消失与吞噬细胞的浸润病灶可与脑组织等密度,称“模糊效应”。增强方可显示。
1.3.2MRI 脑梗死数小时内,病灶区即有MR信号改变,呈长T1、长T2信号。出血性脑梗死区为长T1、长T2信号中混杂有短T1、短T2信号,病灶检出率为95%,功能性MRI;如弥散加权MRI可于缺血早期发现,发病后半小时,可显示长T1、长T2梗死灶。钆增强MRI比MRI平扫更为明显。
1.3.3血管造影DSA或MRA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部位。可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1.3.4脑脊液检查:通常GSF压力、常規、生化检查正常。大面积脑梗死压力可增高。出血性脑梗死可见红细胞。
1.3.5彩色多普勒(TCD)可发现颈动脉及内动脉的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
1.4 诊断标准: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具有脑梗死的一般症状特点:即眩晕、肢体麻木、无力、软瘫、语言欠清等症状。严重者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死亡等。
1.5治疗
1.5.1一般治疗:给予吸氧、休息、抗凝、扩张脑血管、脱水、营养脑神经细胞等。
1.5.2溶栓治疗:本组病例5例,静推尿激酶50∪,尿激酶100∪+0.9%NS100ml静滴,半小时-2小时。适应标准:①年龄﹤75岁②无意识障碍③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进展性卒中可延长至12小时④收缩压﹤200㎜Hg,舒张压﹤120mmHg⑤CT排除出血灶。且本次病损的低密度梗死灶未出现,属超早期⑥无出血或出血倾向⑦患者及家属同意。绝对禁忌证:①TL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③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185/110mmHg。④CT检查发现脑出血、脑水肿、占位性效应、肿瘤、动静脉畸形。⑤患者14日内做过手术或有创伤,7日内做过静脉穿刺,有活动性内出血等,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卒中前48小时曾用肝素治疗。⑥病史有血液疾病、出血素质、凝血障碍或使用抗凝药物史(PT〉15s.APTT〉40s INR〉1.4.血小板计数﹤100X109/L)。溶栓并发症:①梗死灶继发出血;UK是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激活血栓及血浆内纤溶酶原、有诱发出血潜在的风险,用药后应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②溶栓可导致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③溶栓再闭塞率高达10%-20%。
1.5.3 抗凝治疗: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低分子肝素钙及华法林。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处理可能出血的并发症。
1.5.4 脑保护治疗:针对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或代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情况,使用钙离子通透阻滞剂、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如甘露醇、巴比妥类、七叶皂甙钠、激素、维生素C、E等。
1.5.5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100-300㎎/天口服。
1.5.6 脑细胞营养药:在脑梗死亚急性期﹙2周以后﹚可应用ATP,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B12、脑蛋白水解物等。
1.5.7 降纤治疗 国产降纤酶和巴曲酶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具增加纤容活性、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1.5.8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慎用扩血管剂和扩容治疗,防止发生脑内盗血或重灌注损伤,轻病例可在12-24小时内使用。
1.5.9治疗基础病:积极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降脂治疗。
1.5.10 对于出血性脑梗死,采用中性治疗,禁用溶栓、抗凝及扩血管治疗。
2、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害非常敏感,阻断脑血流30秒钟,脑代谢即会发生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脑动脉闭塞致供血、缺血超过5分钟后可出现脑梗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血时仅有某些神经元丧失,严重的缺血时各神经元均有选择性的死亡,完全持久性的缺血,缺血区内各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均坏死。
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坏死区由于严重的完全性缺血致脑细胞死亡,而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枝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的可存活的神经元,如血流迅速恢复,使脑代谢恢复,损伤仍有可逆性,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因此,保护这些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成功的关键。
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氧与葡萄糖供应及糖代谢恢复,脑组织损伤可得到恢复。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脑梗死的恢复,存在一个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如脑血流再通超过时间窗的时限,则脑损伤可继续加剧,称之为“再灌注损伤”[1]。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为6小时之内。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机制主要包括: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导致细胞损伤。
脑梗死病情的特征,主要由发病的原因、时间、病情的演变,重要辅助检查决定。根据这些主要因素,来判断缺血的病理生理状态,依次进行亚型分类,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可相互增长,也就是“缺血瀑布” [2]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梗死形成,抑制“缺血瀑布”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共同环节。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是抢救缺血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减轻再灌注损伤核心是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
最可能选用的综合治疗是:①恢复再灌流:如溶栓抗凝,稀释血液。②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如抗血小板。③神经元保护:对抗“缺血瀑布”和“再灌流损伤”。
在脑梗死预防治疗的重要原则方面,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并发症。①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糖可促进脑缺血面积扩大,应及时控制。②高温及高血细胞计数:体温升高可增加缺血区的损伤和死亡,增多的白细胞可粘附在血管上,浸润局部的脑组织,造成迟发的进行性脑损伤,合并感染后引起高热,白细胞增加,应积极降温,给予有效的抗生素。③高血压与低血压:多数脑缺血病人都存在高血压,过高的血压会影响脑血流的灌注,但稍高的血压又具有保证大脑有足够的灌流的保护机制,血压一般控制在170-180/95-100㎜Hg[3]水平,或略高于平时血压水平;血压过低脑血流灌注不足,可选用适当的升压药,取头低足高位,保证脑血流的供给。④高颅压:可造成灌流量不足,增加梗死面積,应及时控制。⑤冠心病:心肌缺血可直接影响脑缺血的发展,应及时改善缺血状态。⑥高纤维蛋白原、高血小板、高脂血症、血液指标的异常均不利于脑梗死的康复,应及时控制。
在临床工作中,脑梗死属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给患者带来肢体功能障碍、瘫痪、失语、痴呆、死亡等情况,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积极治疗脑梗死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主编 神经病学 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7月 130-137
[2]谈跃 任惠 主编 脑卒中现代临床与康复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9年10月 23-27
[3]沈洪 主编 急诊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10月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