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2015-10-21 17:48柳根金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嗜血肌肉注射霉素

柳根金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拉泽氏病、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哺乳阶段、保育猪阶段猪群高发的一种典型的应激性疾病。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发病率15%~90%,死亡率高达90%。

1临床症状

患病猪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0.5~42.5℃,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尖发紫,眼睑水肿,部分病猪出现起立困难,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跛行,四肢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如天气骤变等。病猪喜卧,不愿站立,行走缓慢或呈犬坐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猪发绀;四肢及腹部皮肤发红;部分病猪出现下痢、皮毛苍白贫血,尿液颜色呈茶红色;也有的猪可以耐过急性期,但会表现出慢性关节炎、脑膜炎等,耐过急性期的猪有的因为腹膜黏连而引起肠梗阻等胃肠道疾病。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不振,咳嗽,消瘦,背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

2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尸体可以发现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的胸膜炎症状,部分会出现脑膜炎。这些部位损伤数量不同,会在胸腔、腹腔、关节腔等地方产生黄色、淡红色的液体,和空气接触后会凝结成果冻状,四肢关节发热,发炎。

3实验室诊断

将病猪送至实验室检验,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物试验等一系列操作后,能够了解到猪的浆膜、肺、器官等部位都有革兰氏阴性菌,有球状、长丝状、短杆状等等形态,而且以短杆状为最多。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从发病猪身体上收集病料,进行巧克力琼脂平板接种,会形成光滑突起的菌落,半透明状,颜色浅灰,直径在0.5~1.0mm,涂片可观察到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表现出丝状。

临床中结合症状,实验室检验,解剖结果可以进行综合的判断是否属于副猪嗜血杆菌病。

4防控

饲养的时候需要对温度进行调控,保持合理的温度范围。猪群在断奶、转群、混群、运输前后使用抗应激药物来减少应激反应,在饮水中增加维生素C,使用全价饲料,保持通风的环境,避免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的发病。

做好免疫工作。针对该猪场猪群的发病特点,对该场重新调整了免疫程序。猪瘟免疫新生仔猪实行超前免疫,断奶后再强化免疫,经产母猪于仔猪断奶前后注射。伪狂犬病免疫母猪于配种前和分娩前30日龄免疫灭活苗4mL。仔猪3~5日龄首免剂量为1mL,若仍有少数仔猪发病可以在20日龄强化免疫2mL。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免疫。母猪:初次免疫的母猪产前40d进行第一次免疫。产前20d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已经进行过免疫的母猪。

群体控制为主,个体治疗为辅。养殖场第必须消毒彻底,每天进行,多数的病猪还有食欲,可以将治疗药物和饲料进行拌匀喂食,要拌入药品,副猪“咳嗽净”(主要成分为氯林可霉素、希舒美、大观霉素等)、“乐康”(主要成分为糖萜素、甘草酸等)、“疫必妥”(主要成分为转移因子、板蓝根、大青叶提取物等)、“富康”(主要成分为螯合多西环素氨溴素、磺胺氯达嗪钠等)。个体病猪的肌肉注射“大不同”(主要成分为进口氟苯尼考、聚肌胞、头孢吡肟等),“福美林”(主要成分为庆大霉素、氯洁霉素、大观霉素)和“重症咳嗽清”(主要成分为替米考星)。经过以上7天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发病初期可在饲料中群体给药,任选泰妙菌素50~100mg/L,氟甲砜霉素50~100mg/L,利高霉素44~1000mg/L,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各100mg/L,林可霉素200mg/L,环丙沙星150mg/L等1~2种药物拌料。不吃料或食欲差者,可在水中加阿莫西林200g/t,并每10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沙星类药物3.5~7.0mL。据报道,使用土霉素制剂拌入饲料中0.6g/kg,连用3天可停止新病例的增加。

对发病猪只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任一种进行治疗。一是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分别肌肉注射,轻者每天1次,重者上午、下午各1次,连用3天。二是用清开灵注射液+强效阿莫西林,或清开灵注射液+头孢噻呋钠,或肿痢清注射液+环球之星注射液。任选一方或交替使用,每天1次,连用3天。三是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采取肌肉注射,1日1次,连用2次即可;如病猪并发或继发胸膜肺炎,出现张口呼吸症状时,可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采取肌肉注射1次,48h之后再用药1次,效果很好。

猜你喜欢
嗜血肌肉注射霉素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住口
花脚蚊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嗜血猎手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真实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