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之我见

2015-10-21 17:50郑宏勤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智力积极性教学质量

郑宏勤

近几年来,在高校教育尤其是职业院校教育中,对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问题越来越淡化,只注重实操,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学生没有“后劲”,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这里我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中为什么要把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放在第一位

1.它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提出来的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的特征是:(1)综合性强;(2)周期短。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朝着社会化和多学科的渗透性、综合性发展,生产技术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的积累很快,学科的内容不断更新,新的科学不断创建。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利用在校的有限时间获得无限的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前高校教育发展应该抓住两点:(1)加强基础理论;(2)把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放在第一位。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中,只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有独立的钻研能力和探索创造的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2.它是根据教学特点提出来的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向参与和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传授知识,就必须刻苦钻研业务,需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排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没有了矛盾,就没有了教学或者只有教而没有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恰恰是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达到的。

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应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得到发展,这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不走脱离理论教学而空喊发展智力和能力,二者必须结合,相辅相成。

目前,教学中要求讲课要少而精;为了达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避重就轻,避难就简;我认为讲课要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前提。讲课“少而精”更要把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摆在第一位。

二、当前在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重实用轻理论思想的存在,妨碍了基础理论学习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些学校往往单纯地从使用方便、见效快出发,而不注重智力投资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只有学生毕业后能操作,这才实用。以致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把专业分得过窄过细,内容也越来越多,以致造成基础和专业脱节,甚至出现大砍基础理论的现象,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是不利于培养人才的。

我认为,工科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适应当前需要,也要适应今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要有点“后劲”的。试想,在校期间专业学得过窄过细,毕业后专业知识过时了怎么办?专业分配不对口怎么办?在新技术面前有没有独立钻研和探索的能力?所以这种做法,从近期看来,好像见效快,但从长期来看是不利的。而从培养人才和发展智力和能力上来看,不但不利于能力的培养,相反还有抑制作用。

就如工程制图这门课,在工科院校教育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课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图示、图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任务,这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工程制图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可是许多学校对“画法几何”这一制图的理论基础讲授得很少,连书本中都删得所剩无几,认为可有可无,原因是学生喊“难”,这显然是很轻率的做法。即使有,课时也很少,让你无法教,而有的专业认为,他的专业课程用不上或用得不多,就把制图的学时砍掉,或者作为填补空缺的现象,这样做也是不负责任的。

2.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存在

传统教育中认为教帅就是传授知识,教师只要按教学大纲和进度把教材内容传输给学生,并能完成一定的作业,就算完成任务,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或者认为教师主要看学术水平,至于培养能力问题不是主要的。

如前所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因为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来体现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导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只说明其具备了教好的条件,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按受能力,不启发其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那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甚至在讲授不甚得法的情况下,还会抑制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和只求形式的所谓教学法,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3.教学领域中旧观念的影响

如许多人把“当堂消化”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学生课后不叫“听不懂”,不复习,不看参考书,作业也能顺利做完,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老师、学生旨大欢喜,这就是好教师。甚至把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优秀教师的一个主要条件,于是课愈讲愈多,愈讲愈细,学生除了作业上的问题提不出任何理论上的或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样做的后果是学习不用费多少力,还能考出好成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轻松状态,这是对其智力和能力的压抑,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消失,学生中的良莠不齐也无从反映。

学习本身是艰苦的劳动,是要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紧张的活动,在不断地经过反复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中才能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要想不经过艰苦劳动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精选内容,讲课中不“照本宣科”,而是“少而精”,把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可提出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定看一些参考书;让学生通过学习、看参考书、独立钻研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在答疑中应拒绝回答有关做题技巧的问题,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思维的方法。这样做可能外表情况不好,甚至不及格的学生会占一定比例,这都是正常的情况,而且这对平时善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那些不注重复习,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是促进和鞭策,这恰巧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表现。诚然,由于教育领域中的习惯势力,这样做可能会有来自领导的压力,某些教师的非难,学生的不满,因此不少教师尽管内心也欣赏这种做法,却由于怕担风险而徘徊不前。

4.对学生活动统得过死,额外负担过重,也不利于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通过各种活动相互配合来达到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在于进一步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从理论上讲谁也不会提出异议,但在实际贯彻中,往往形成多中心,使教学受到冲击,为害不浅,如行政管理、卫生方面、纪律体育方面各吹各的号,都强调重要,就是不考虑对教学有没有影响,使学生成天疲于奔命,上课打瞌睡,还批评教师管理不严格。试想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处境,充满着同情心,还能强人所难吗?而教学为中心成为一纸空文,能不令人感慨万分吗?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呢?

学生的自习和课外活动除了一些必要的集体活动外,应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难点,自己计划支配,教师不必机械地划分时间,教师除了答疑外,最好不要去自习教室,以免干扰学生个人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无效劳动。

另外,还可考虑开设一些选修课以及各学科的学术讲座,让学生自行选择和自由参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术空气,扩大知识面。

以上种种是我对发展智力和能力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认识,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观点不一定贴切。但我认为,发展智力和能力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大问题,只有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统一行动。否则就只能空喊一阵,烟消云散,依然故我。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不利的。

当然,其中肯定会有不少错误观点和不足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共向研讨。

参考文献:

房之华.以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1999(08).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智力积极性教学质量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欢乐智力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