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致敬“上升的地球”

2015-10-21 18:32羽毛
中国青年 2015年18期
关键词:恩斯特伯爵刘慈欣

羽毛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我想从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的宇宙说起。

前不久,读到了一封写于1970年的信。

恩斯特·史都林格,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收到了一封修女的来信,问: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面临饥饿,他怎么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恩斯特没有觉得这封信可笑,反而被信中饱含的慈悲所打动,并且耐心解答她的疑问。他讲了一个故事。400多年前,德国小镇有位伯爵热心慈善,帮助受瘟疫所累的穷人,享有盛誉。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科学怪人,致力于把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用此观察细小之物,于是请他来到城堡,专心做研究。穷人们不解,觉得为“闲人”花钱不值得。但伯爵相信这个人的工作很有意义。果然,伯爵成为了显微镜发明的见证者——科学怪人的发明推动了医学研究,为消除瘟疫和世界上其他传染病做出了杰出贡献。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可以帮助全人类,而不仅仅是帮助镇上的穷人。

恩斯特认为,通过太空项目,可以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

“事实证明,配备有土地资源传感器及相应的农业程序的人造卫星系统,能给农作物的年产量带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提升。”

同时,他强调,探索宇宙,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如果国家之间不再比拼轰炸机和远程导弹,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飞船的性能,那将避免多少战乱之苦!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随信,他附上了一张照片,摄于1968年圣诞节,“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美丽地球,名为《上升的地球》。

这封信,是我读过的最美好的信笺之一。耐心专业地娓娓道来,从个人所思,到广袤的宇宙探索,充满了知识的力量,以及它所浸润的人心的美好。不管地球面临多少危机,只要有知识的探索,就有希望的火焰在黑夜燃烧。

另一个跟宇宙有关的人物,是中国人刘慈欣。毕业于大学水电工程系,本职是工程师,别名刘电工,业余爱好写作,是科幻小说作家。

前几年小说《三体》系列大热,我半信半疑地翻来第一本,打开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瑰丽世界,后来买回了“刘电工”的全套小说。这个瑰丽的世界,不同于网络里难以读完的穿越剧或者灵幻小说,不是单薄肤浅的,不是天马行空的,不是胡编虚假的,而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知识基础之上的。于是,在宇宙中的种种探索,浪漫,浩瀚,残酷,坚强,孤独,痛苦都有了有血有肉的可触感,让人随之悸动。

所有人类可能面临的危机,作者也都以科学家的头脑提出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比如《微世纪》里,人类通过基因技术把自己缩小到真菌大小,只需消耗微小的资源,以应对能源危机。比如《三体》中,三体人用智子把人类的基础科学锁死,使得技术发展举步维艰。同时,他又富有人文主义和理想精神,小说《诗云》中,有着超级技术能力的外星人,视人类为虫子,却意外迷恋上中国的古诗,在毁灭地球文明之际,化身为“李白”,穷尽太阳系的能量,来创作、储存汉字排列的“诗歌”。

技术化的扎实细节,超大储备的知识量,广阔无边的想象力,是他不同于莫言、张爱玲等纯文学作家的最强特征。正如复旦大学严锋教授所言,“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所以,当我听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一点不意外,正是实至名归。

知识是否能兑换名利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知识能带来安慰,带来希望,带来思考,点点滴滴汇聚成未来,让我们看到那无垠宇宙里蓝色的“上升的地球”。

哪怕选择一个点穷尽下去,都会有所收获——时光短暂,与其敬畏,不如热爱吧。

责任编辑:陈敏

猜你喜欢
恩斯特伯爵刘慈欣
刘慈欣素描头像
欧洲奇葩婚姻,三婚公主嫁最浪荡王子
Transference of Things Remote:Constraints and 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恩斯特博物馆级作品将上拍佳士得
论《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艺术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伯爵山药
寻找偷金贼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