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
数的运算在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重在揭示算理、抽象算法并加以运用,但是在“数的运算”教学中,相比计算程序的训练,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上做得比较“仓促”:有对算理介绍“简单粗暴”的,有的不给学生时间理解,造成学生“未理解,先熟练”。如何使计算课扎实有效而又不沉闷,是我们这些数学老师一直想方设法努力打造的。下面我就以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来谈谈自己在“数的运算”教学时的一些感悟。
一、创设情境,疏通算理,激活原知
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多由情境产生计算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显然,创设情境起到了“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作用”,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挖掘情境与计算内容相关的结合点”,那便可以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的素材,使情境的功能更大些。而原有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尤为明显,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做到紧扣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内在联系,在知识的渗透、迁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基本数学思想,相信学生定能巧用迁移学新知。所以,我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考虑到这几方面的因素,通过创设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比比谁的购物经验更丰富,来唤醒学生们对于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在购物时列出的35×10、52×21、91×18展开复习,两道笔算乘法,每个学生练到,再黑板呈现讲解,既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又激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技巧,为新课的算法迁移与“三算”结合埋下伏笔。
当然,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任何方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也不例外。创设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决情境中的计算问题,还要通过计算,形成计算技能。
二、自主尝试,迁移算法,建构新知
在学习中,要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作同化(即以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如面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新问题,学生可调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老经验来应付,这就是同化,能同化的内容往往不难。既然不难,教学的切入、教学的展开,那就不必像其他一些新知教学那样因循守旧。
在教学这一课时,在有效唤醒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后,简单转换情境,182×12应声而出。在简单估算之后,教师把笔算解决的要求直接“抛”给学生“这个可没有学过呀,它该怎么列竖式计算?请你试一试。”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迫不及待”,只能自己去尝试。但是,我们可以想见的是,当学生写出182×12的竖式后,他一定会自觉地发现:“这不就可以先用位上的2去乘182,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82吗?这与刚刚做过的91×18没有什么区别呀?”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就在这样的一瞬间实现了。学生们在经历了自主尝试、呈现出多样化的计算方法算法之后,教师再有选择地进行交流,能直指新知的算理与算法,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一目了然,在课堂上,我们也能看出知识间迁移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正确的竖式。
纵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的新知都是在原有知识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的。因此,根据学生知识的建构特点,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的尝试,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三、三算结合,灵活运用,提升能力
我们知道,“口算、估算、笔算”这三种计算贯穿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而对于这三种计算的灵活运用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这节课中,从上课伊始就已经开始渗透“哪道算式你一看就知道结果?”“如果我们只想知道拼图和航模谁花的钱更多,怎么办呢?”“到底是多少钱呢?怎么办?”不同的要求促使学生在口算、估算、笔算三种方法中灵活选用,数感得以發展、运算能力得以提升。在新授课结束以后,让学生猜猜153×21的结果可能是哪一个?(453、1213、5213、3214)通过别出心裁的选择题设计,既融合了估算、笔算、验算、尾数判断等多种计算经验的综合运用,有充分巩固了新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积累计算经验,形成扎实的计算技能,起到一材多用、一材多效的良好效果。
当然,在计算教学中,还要注意计算练习的量,毕竟“计算时练会的,光看方法是不会的。”我想在课堂上,特别是新授课时更多地应该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知识间迁移的方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算,而在课后或者是练习课中更多地应该是辅以一定量的练习,以巩固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在进行“数的运算”教学时,要重视帮助学生梳理算理,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