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2015-10-21 18:15李雪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微创

李雪涛

【摘要】目的 对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与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已确诊房间隔缺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平均时间、疗效、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死亡率为3.57%、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均高于观察组的0%,10.7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技术创面小,患者手术恢复更快,能够减少炎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优于体外循环封堵术。

【关键词】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2

现代医学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基本以外科手术为主,该类手术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易感染导致并发症及愈合时间更长,因此在现代科技发展出现微创技术后,更多的微创技术运用到外科手术当中,其中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全新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该项手术方法并非一蹴而就,其对于医生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对特殊设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且需要医生在术中注意力更集中。目前来看,该项微创技术治疗先天心脏病疗效显著[1]。本次试验比较分析传统手术与该项微创手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已确诊房间隔缺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4~59岁,平均年龄(35.85±16.01)岁;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5~61岁,平均年龄(37.11±15.9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麻醉后仰卧,胸骨第四肋间做2~3 cm切口,悬吊已切开心包暴露心房。在静脉给药后对患者右心房侧壁进行缝合处理,后在食道超声观察的情况下将导管外鞘送入刺穿的右心房处,从而达到左心房,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送入房间隔处,调整封堵器位置,待食道超声影像显示呈现正常血液循环后释放闭合器,取出导管并缝合[2-3]。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平均值;对比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兩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得出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对照组术后死亡率为3.57%、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均高于观察组的0%,10.7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房间隔缺损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部分可长至成年,由于心脏缺损,过程并不乐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缺陷越来越大,患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因在胸骨正中或肋骨处进行大切口手术,需要体外循环系统以及输血,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治愈率较低,使患者受到很大困扰[4]。自二十世纪初,微创技术从开始到发展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其创面小、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广泛于临床。如今微创技术已涉及临床多种手术中,从小切口使用特殊器材进行手术,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该项技术对于术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将传统方法以及介入技术相结合,改善了传统手术大切口,加入了介入技术,使用特殊器材将封堵器安置在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的疗效[6-7]。虽然该项技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难度大,需要医生不仅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超强的应变能力,同时需要体外循环器材的准备,在微创手术出现状况时能够及时中转开胸手术[8]。本次观察试验结果显示,该项技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均优于传统体外循环手术。

综上所述,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医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崔 政,宋 兵.非体外循环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7-19

[2] 刘于威.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04-205

[3] 徐 屹,尤 斌,等.16例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临床研究报告[J].中国病案,2012,13(2):48-49

[4] 刘志平,朱宪明,等.经右胸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7例[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1):37-38

[5] 韩育宁,苏金林,等.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心病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093-1095

[6] 吴 军,罗玉忠,等.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临床应用[J].微创医学,2012,7(5):502-503

[7] 邬艺忠,尹海军,等.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对比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3):20-22

[8] 王子善,邵国丰,等.非体外循环下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3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6):650-651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微创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