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 李莉
摘要: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加关心,不管是小区的整体规划还是户型的灵活多变,合理的规划建设是每个建筑设计师需要思考的功课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住宅小区环境及小区建设配套。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区规划;建设配套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功能不完善、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安全差、缺乏特色等等,要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环境。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3.功能分区的组合。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
4.安全防卫的设置。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二、关于住宅小区环境
1.居住环境的整合性。住宅小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已经越来越受关注。环境,决不单指绿化景观,环境的概念几乎涵盖了存在于人类周围的一切。要实现居住环境整合效益最优,必须采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尽可能完善各项居住功能,增加情趣,提高品味,通过对住宅小区的“精加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的毛病。通过对住宅小区空间轮廓、群体组织、建筑色彩、立面造型、绿化配置、小品设置、屋顶、地面的辅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整合环境最优。
2.相对独立阶段的环境设计应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进行,应建立在对居住形态的深入调研,对居住行为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前些年,一些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热衷于搞大广场、大花园、大喷泉等,现在这种做法已逐步被淘汰。一些住宅小区只注重植草坪、不注重栽树或很少种乔、灌木的做法也在改进中。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实用、贴近居民的宅旁路边可以进入的小花园和各种便于人们交往的休憩场所,住宅小区绿化追求密实度,讲究乔、灌、草、攀援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氧气的释放量。中国风格、地方特色、尺度适当、空间宜人的规划设计已越来越受到推崇。
三、关于住宅小区建设配套
1.适度超前的配套原则。
(1)在国家新的有关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尚未颁布,老规范又能适用的新情况下,如何规划建设住宅配套设施?现在各地做法不一,各显神通。见缝插针、不管配套的开发行为,已为各方所反对,难以为继,但不难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开发项目,为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仍在千方百计压缩配套项目,从而给城市和居民留下隐患。对住宅小区建设配套问题要高度重视,并以适度超前为好。因为,相对充裕的配套设施,是住宅小区运行高效率、服务高水平、居住高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住宅小区的亮点、开发商的卖点。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分市场方式立项和非市场方式立项两种。住宅小区配套适度超前,讲求的是居住功能上的完善,并不等于所有住宅小区配套项目一个都不少的新建。
(2)以市场方式立项建设的配套项目,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这类设施建什么、不建什么,规模大小,标准高低,决心由投资者下,拍板在老板。其规划建设的依据是市场调查,调查越深入、透彻,决策会越科学、越理性。在建设布局上,过去那种住宅小区周边建商店、中间建住宅的手法,弊端是显见的。商业繁荣不成,反而影响了内部居住环境,远不如相对集中布置在住宅小区人流集中的地方或出人口附近,既使住宅小区相对安静,又方便使用,符合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的要求,使住宅小区的外围通透,空间交融,更能显现住宅小区的档次和品味。
(3)非市场方式立项建设的配套项目,主要是文教、管理、市政设施等配套项目。这属于不完全适用市场方式调节或市场不能有效调节的领域,其建设与否、规模大小、档次高低,既要依赖开发者的行为,又要有政府的监督、管理行为。市政、道路、绿地、给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必须配套、功能齐全,开发者要舍得投入。每一个项目的确定、规模、标准等既要讲功能全、实用、经济,还应适度超前,留有发展余地。
2.建住宅小区公共设施
现在住宅小区公共设施有越建越大之势,似乎成了住宅小区档次、水平的象征。公共设施建得大,设施较多,功能较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城市功能不足的作用。但从长计议,公共设施大了,要获得经济效益,要维持正常运营,就必然要招揽区外人员加盟。然而,这对住宅小区环境是一种干扰,住宅小区居民的家园感、领域感受到影响。一定要牢固树立以小区居民为本的思想,因地制宜,以实现真正为本区居民服务的宗旨。
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如何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場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大明.居住区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的结合[J].住宅科技,2007,(06)。
[2] 邓述平.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李淳.上海最佳住宅房型集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03)。
[4] 蔡如,韦松林.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